/p>
褚归估摸着半个小时内开不了饭,套了鞋子去后院牵首乌,最近他们几个忙,有几天没带首乌上外面放风了。
“公社的大集能钉马蹄吗?”褚归在草原义诊时见过不少牧民家养的马,在小马体格生长达标后,他们会请专业的钉蹄师傅为小马的四蹄钉上铁掌。
首乌性格温顺,修马蹄的活儿贺岱岳做得了,钉马蹄则完全门外汉。
马钉蹄如同人穿鞋,目的是减少马蹄磨损,对马蹄进行保护,并增强防滑能力。首乌是养来骑的,钉蹄配鞍是必要操作。
“钉马蹄得赶县里的大集。”贺岱岳背了个背篓和褚归一起出门,他去自留地弄几样涮锅的素菜,“首乌明年才两岁呢,不急。”
草原上的牧民信奉骏马是跑出来的,首乌精力日渐旺盛,褚归松了绳,觉得该找个人帮他们放马。
“赵红她大儿子不是在替村里放牛吗,你问问他愿不愿意接,一天划三个工分给他。”贺岱岳很快想到了合适的人选,“他十有八九能答应。”
替村里放牛一天六个公分,其中包含了牛每顿吃的饲料,首乌的吃喝不用管,放牛的时候顺带搭个眼睛,三工分不算少了。
“行,我问问他。”左右现在无事,褚归唤首乌掉头,朝着赵红家去了。
霞光褪尽,锅里透明的骨头汤转向浅白色,贺岱岳切了萝卜、土豆、莲花白、茼蒿、莴笋头之类的组成蔬菜拼盘,肉菜则是腊肉片、香菜猪肉丸等。
褚归将首乌牵回后院,告诉贺岱岳对方同意了,从明天起,每日帮他们放至少两个钟头的马。
“嗯,洗洗手,马上开饭。”贺岱岳涮了块肉吹凉,“尝尝味道怎么样。”
褚归叼了肉片,咀嚼两下:“有点辣,不过很好吃。”
潘中菊把长凳端到厨房,涮锅的炉子沉,搬堂屋太费事,索性在厨房凑合吃了。
在热气裹着辛辣的涮锅中阳历的六五年进入了尾声,待天明,六六年悄然而至。
国庆的第二天,肖小娟挎着自己的药箱至卫生所报道,她的情况与同期的学员们略有区别,多了个褚归做领路人,对于以后得日子,肖小娟充满了期待。
“困山村位置偏僻,那些远地来的病人很难进来,曾所长一直盼我提高坐诊的频率。我每周大概会去公社一到两次,我不在的时间,村里就靠你了。”褚归说明了日后的安排,而他在的时间,肖小娟便能自行分配。
培训班的创办是为了解决农村的医疗困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