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全塞学员脑子里。
一顿饭断断续续吃了近两个小时, 师生们之间的话仿佛没完没了,褚归也杂七杂八的说了些东西,到散场的时候,几名眼窝子浅的学员情不自禁地哭了出来。
“哭啥哭,都是一个县的,见面又不麻烦。”张川笑着安慰难过的学员,“但你们不准天天来啊,把心思放正事上。”
“天天来不得把腿跑细了。”性格幽默的男学员打趣道,逗得人冒了个鼻涕泡,没脸再哭了。
笑笑闹闹地散了场,褚归与青山公社的学员同行回了卫生所,通过结课考核的学员将统一配备随身医疗箱,由各自所在公社的卫生所派发。
木制药箱表面刷了层黄漆,绑了条结实的肩带,里面装了些常用药和几样工具,听诊器、针筒、橡皮管,实操课上培训过使用方法。
肖小娟是以卷面、实操双高分的成绩毕业的,她郑重在领取人处签下自己的名字,双手抱起药箱,神情激动不已,观其他三位学员,亦是如此。
“每一样药品必须有记录,给谁看了病,什么病,用了哪些药,分别用了多少,缺一条都不行,领药的时候我会检查。”曾所长语气严肃,结了课,肖小娟他们便归他管了。
四人连连点头应是,所里人手够用,曾所长准备把他们全派到生产队,看曾所长还有话同他们交代,褚归让肖小娟明后日早上八点报道,自己先行回了村。
到家时是傍晚,贺岱岳从养殖场收工,生病的鸡瘦了一大圈,他下午召集村里闲着的一帮小孩捉蜘蛛挖蚯蚓,争取尽快把鸡养肥,在过年前卖给供销社。
养殖场账上卖鸡蛋的钱剩了几块,正好付孩子们的工钱。捉蜘蛛挖蚯蚓本就是小孩们玩乐的的方式,如今有钱拿,即使一人只有两分,他们也干得特别积极。
“送你。”褚归将花束塞到贺岱岳手里,他拿了一路,掌间满是柏枝的味道。
贺岱岳喜滋滋地接了,低头闻了闻假向日葵:“照片你叫报社多洗了吗?”
“洗了,过两天去邮局取。”褚归往屋里走,穿一日的新衣不用洗,拍拍浮尘挂着下次继续穿,“我们今晚吃什么?”
“煮个锅子吧,试试新打的锅好不好用。”一月跟十一月褚归念叨了两回羊肉卷,贺岱岳记得清清楚楚,漳怀找不到好吃的羊肉,但可以煮锅子涮点别的。
专门定制的圆形平底铁锅,约脸盆宽,四五斤重。贺岱岳生了炉子,锅里添水,扔两根野猪的大棒骨熬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