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云云,依春秋说云是龙门之战,而不言战于龙门是也。
近也。恶乎近?近乎围也。(地而言来者,明近都城,几与围无异。不解战者,从下说可知。恶,音乌。明近,附近之近。几,音祈。)
[疏]“近也”至“围也”解云:近,读如附近之近。国,读如围。言兵围都城相似,故言近乎围也。考诸古本,围皆作“国”字,而旧解以国为围。
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据十三年师败绩。偏,一面也。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
[疏]注“据十”至“相诈”解云:即龙门之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是也。
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春秋⒄于鲁。战者,敌文也。王者兵不与诸侯敌,战乃其已败之文,故不复言师败绩。鲁不复出主名者,兵近都城,明举国无大小,当戮力拒之。不复,扶又反,下同。戮,音六,又力鄯矗字亦作<盍>。)
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月者,桓公行恶,诸侯所当诛,上三国来战于郎。今复使微者盟,故为鲁惧,危录之。行,下孟反。属,音烛。今复,扶又反,下“故复”同。为,于伪反。)
[疏]注“月者”至“录之”解云:正以微者盟例合时,今而书月,故须解之。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寤,吾故反。)
秋,七月,葬郑庄公。(庄公杀段,所以书葬者,段当国,本当从讨贼辞,不得与杀大夫同例。)
[疏]注“庄公”至“同例”解云:春秋之例,君杀无罪大夫,皆去其葬,即成十年“晋侯孺卒”注云“不书葬者,杀大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