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气者,百姓痛伤悲哀之心是也。
冬,十月。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贤者不名,故孔父称字。督,未命之大夫,故国氏之。)
[疏]“及其大夫孔父”解云:此经之下亦有注。云“贤者不名,故孔父称字。督,未命之大夫,故国氏之”者,但考诸旧本,悉无此注,且与注违,则知有者衍文也。
及者何?(以公夫人言及,仲子微不得及君,上下大夫言及,知君尊亦不得及臣,故问之。)
[疏]注“以公夫人言及”解云:即僖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稀笔且病Wⅰ爸僮印敝痢凹熬”解云:隐元年秋“天王使宰亘来归惠公仲子之睢贝云“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彼注云“比夫人微,故不得并及公”是也。注“上下”至“问之”解云:哀六年“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是国夏上大夫,高张下大夫。
累也。(累,累从君而死,齐人语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叔仲惠伯是也。舍此,音舍,下同。)
[疏]“仇牧”至“曰有”解云:仇牧之事,在庄十二年秋。荀息之事,在僖十年春。注“叔仲惠伯是也”解云:应在文十八年,但成十五年传乃言之。
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孔父?(据叔仲惠伯不贤。)
[疏]注“据叔”至“不贤”解云:成十五年传云“叔仲惠伯,传子赤者也。文公死,子幼,公子遂谓叔仲惠伯曰:‘君幼,如之何?原与子虑之。’叔仲惠伯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何幼君之有?’公子遂知其不可与谋,退而杀叔仲惠伯,弑子赤而立宣公”彼注云“杀叔仲惠伯不书者,举弑君为重。叔仲惠伯事与荀息相类,下得为累者,有异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