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解决了从上级而来的事务分类,至于日常事务,朱由检把它们分为平时和战时:
“平时除了明确属于军令的事务外,由护军主导处理。”
“战时则完全以将领为主官,一切以作战胜利为中心,包括军政事务处理。”
“护军如果不分轻重在战时争权夺利,因此影响到战事的,要受军法审判。”
这个划分,解决了大部分情况下的主官争议。
那就是平时除了明确属于军令的事务外,以护军作为主官。
战时所有军务都为作战服务,可以说都属于军令,完全以将领为主官。
群臣对此议论纷纷,有的人觉得这样划分很明确,有利于作战指挥。还能在平时约束将领的权力,让将领不至于坐大。
有的则认为皇帝给将领的战时权力过大,如果有野心的将领以进入战时状态为理由掌管全部军务,还是有可能发动叛乱的。
他们认为战时军政事务也要由护军主导处理,就像平时军令事务由将领主导一般。
对此,朱由检道:
“战时护军就是监军,有监督将领执行军令的权力。”
“如果主将推委不前,护军有权催促,甚至以违背军令解除主将职权,按指挥顺序由其他将领替代。”
“将领的权力在战时也是受到监督的,不能为所欲为。”
又语重心长地对群臣道:
“军队虽有作战责任,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在和平状态,护军在大部分事务上都能作为主官。”
“如何区分平战,还有如何划分军令军政事务,都是诸位的责任。”
“在防止主官肆意妄为、发动叛乱方面,是需要众卿认真考虑的。”
这让群臣认识到,皇帝还是倾向于让护军掌权的。只是作战的事情到底不是儿戏,需要给前线将领放权。
想着护军在战时作为监军权力也不小,他们接受了这个说法。决定严格划分平时的军令事务,并且对进入战时状态严格限制。
朱由检听着他们的讨论,感觉这些文官出身的枢密院官员还没有把自己完全当成军官,更多的是站在文官立场上思考问题,而非一切为了作战。
这让担心作战受到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