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犁一回地。我们传统的种地是收割完了以后要犁地,第二年平整以后才播种,免耕播种不需要犁地,直接播种,犁地时拖拉机用的柴油省了,也省了力气。
柴达木灌区
记者:就是少犁了一回地,省时省工了?
雷万福:油也省了,一亩地看不出来,五、六亩就多了。
记者:拖拉机犁地的油省下来了,等于种地的成本降低了。你们家有几亩地采用免耕播种技术了?
雷万福:五亩。
记者:你们家种了哪些作物?
雷万福:小麦、油菜。
记者:农作物的产量有没有什么变化?
雷万福:高一些。
记者:能高多少?
雷万福:半袋子。”
河湟谷地
事实上,不少农民起初对保护性耕作持反对意见。保护性耕作也叫免耕播种,主要是针对当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过分耕翻作业,土壤在休闲期内地表长时间裸露,造成严重的土壤风蚀和水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而采取的耕作改革措施。青海省互助县南门峡镇西山根村村委会主任刘应禄告诉记者:“因为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的精耕细作截然不同:收麦子只割麦穗,收油菜只要菜籽,麦秆和油菜秆全部留在地里,任其腐烂;第二年春天,地也不翻,垅也不打,松松土就下种。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汉们认为这是瞎胡闹。”
“记者:免耕播种技术跟传统的耕作技术相比的确有很大的差别,一开始的时候村民们能不能接受这种耕作技术?
刘应禄:不能接受,村里的老年人就不答应,他们说你们青年人这样种田我们从来就没见过。
记者:他们为什么不答应呢?
刘应禄:他们认为这样种田产量不高。
记者:最后大家是凭什么来接受这个的?
刘应禄:经过几年的观望,看到这种耕作不用犁地,省钱省力,还能增产,一亩地可以增产40多斤。”
要让农户真正接受这种全新的农耕方式,需要用事实说话。青海省互助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窦全兴介绍:“由于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减少了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的蒸发。另外,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对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