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衡三进制就是在普通三进制的基础上,对二进制形成了的双重效率碾压。
另外,平衡三进制也因为多出了一个数字,而多出了一种诡异的可能。
布尔逻辑下的二进制,只有“真”、“假”两种状态。
平衡三进制把“-1”为“假”,“1”为“真”,而“0”被当作了一种“不确定”。
从认知来说,真、假、不确定这三种状态,才更符合人脑的思维模式。
邱睿就曾一度怀疑,人类之所以弄出来的人工智能都堪比智障,就是因为二进制不具备“不确定”这种选择造成的。
至于小萌,虽然她的底层架构也同样是二进制,但架不住系统升级出了模拟神经元思维的上层架构。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人类早就意识到了三进制优秀,但最终仍没有采用这种底层架构呢?
这背后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这其中有米苏争霸的政治因素,也有二极管产业链比较发达、不容易转型的经济因素,还有三进制计算机是否会毁灭世界这种阴谋论因素。
但最令人啼笑皆非的因素是,大老苏自己的官僚们觉得,这种开发、运营、采购成本低廉的高效计算机设备,太便宜了。
莫思寇大学计算机中心的那台三进制样机,整整运行了17年,也就在第一年更换了三个有缺陷的元器件,往后的日子里内部设备就再也没维修过,直到被拆之前都能正常使用。
大老苏官僚停产三进制计算机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性能相同的二进制计算机,只是采购价格是原来的2.5倍。
以管窥豹,冷战的胜负,其实早就失去了悬念。
哪怕后来莫大打算重启这项研究,也因为“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得不到上级该有的支持,最终也不得不无限期停滞。
再往后连大老苏都没了,属于人类自己的三进制计算机也彻底被扫入了历史的尘埃。
虽说有了这种先例的存在,证明了三进制计算机的优秀与可行性,但后来谁要是想再把它拿出来发扬光大,已经是属于痴人说梦的程度了。
二进制计算机的晶体管就是一堆门电路,也不需要理解门电路是个啥,知道它能通过电路形成的开关,模拟0和1的计算就行了。
三进制有三种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