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平家,贺岱岳穿过老院子,瞥见石磨湿漉漉的,谁家刚用过,帮他节省了一道刷磨的工序。
想着近了杨桂平家堂屋,王燕燕扶着小杨念练习走路,小孩即将满周岁,会说话了,王燕燕教他叫贺岱岳叔叔:“你说叔叔,请叔叔进屋坐。”
“嘟嘟。”小杨念口齿不清地发音,“嘟嘟!”
“乖。“贺岱岳站堂屋门口没往里进,猜他们可能把豆子放厨房了,“不坐了,我来提豆子。”“坐坐吧,你的豆子我妈和三奶奶下午趁空闲帮忙磨了,正滤豆浆呢,马上好。”王燕燕侧身朝灶房喊了声,“妈,豆浆滤完了吗?贺岱岳来了。”
“滤完了。”杨桂平媳妇答应着,她提着装豆浆的桶,与端着豆渣的杨三奶奶一前一后出了灶房。
贺岱岳赶紧接住,嘴里连连感谢:“这怎么使得,太麻烦你们了。”“你那点豆子麻烦啥,几下就弄了。”杨桂平媳妇大方道,“今天晚上吃豆腐啊?”
“嗯。“贺岱岳点点头,问杨桂平媳妇要了个空碗,舀了碗豆浆给他们,之间少不了一番推劝,但到底是贺岱岳赢了。
磨豆子是双人协作的活,贺岱岳半路碰上收工朝老院子赶的潘中菊,将桶里的豆浆一亮:“下次磨东西不提前放老院子了,我再晚来一会儿,能直接吃豆腐了。”
潘中菊先是意外,随即坦然:“你杨三奶奶一惯热心肠,你留豆浆给他们了吗?”“留了。“贺岱岳比划一下碗的大小,煮开了够六七个人喝的。
第226章
贺岱岳第四次点豆腐,相较前三次有条不紊了许多,豆浆倒入锅中煮到沸腾,灶里转为小火,乳白色的豆浆上下翻滚,散发着浓郁的豆香气。
刚出锅的豆浆当然得趁热喝—口,贺岱岳拿大碗舀了豆浆,褚归捧着糖罐子往里面放了两勺白糖,他跟贺岱岳不太吃甜,因此小碗分装给潘中菊时单独添了半勺。
褚归抿了一口,醇厚的豆浆味道清甜,他满意地把碗递到贺岱岳嘴边:“你尝尝,我今天的糖放得刚刚好,小心烫。”
贺岱岳低头抵着碗沿喝了口,咂咂嘴细品:“好喝!“褚归莞尔,与贺岱岳你一口我一口地喝完了碗里的豆浆。
漳怀这边点豆腐用的是卤水,液体呈黄褐色。
盛着卤水的大汤勺在豆浆表面轻轻晃动,贺岱岳控制着力度,一点一点地将卤水荡出去,与豆浆混合均匀。
随着贺岱岳的动作,锅里渐渐淅出了絮状的豆腐花,凝聚成团,剩余的水则变成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