眈眈——睡觉的、厕所门口逛街的统统被提着领子赶下了楼。
裴屿路过文武和熊俊杰时投去一个同情眼神,然后心里冉起点儿滑稽的新鲜感,和骂骂咧咧的曾一本、杨立一起汇入了人流。
路上闲聊,裴屿从曾一本和杨立口中得知,虎老师不姓虎,姓甄,校门口资讯墙上的大字报如果没被人篡改过,那教导主任本名应该确实是叫甄正经。
裴屿问:“正经主任早上在门口逮你们的时候都训什么话了?”
“叫我们回家换校服,整理好仪容仪表再来呗,”曾一本和杨立回忆说,“还拿个小本本记了我们的名字,真行,小学生都不这么着。”
裴屿跟着笑了会儿,慢吞吞走到高二一班歪扭的队伍最后站定。
裴屿抬眼望向主席台,学校居然舍得花钱设计印刷了“开学广告”,不止红底白字的横幅,还有一面用铁架支起来的喷绘背景墙。
“育才”不讲究这个仪式感,也没有这个闲钱,裴屿上高中之后就只在婚酒筵席门口见过这种“巨幅”阵仗,一时感觉有些陌生。
“新启航……”裴屿望着那一行字喃喃道。
新高一招生特别少,今年只有八个班,大概是“育才”的历史过于“光辉”,许多家长犹豫不决,几经考量还是不太敢把优秀的孩子往这儿送。
毕竟是个烂泥堆,掺了水泥也不一定就能扶上墙。
高一八班旁边仿佛有道分水岭,隔绝了整齐笔直的小树苗和昏昏欲睡的歪瓜裂枣。
高二一班就在高一生旁边,裴屿瞥过那些比他们稚嫩青涩许多的背影,心里滋味莫名。
一岁的差距罢了,却长成了截然不同的模样。
开学典礼没什么意思,不过有段时间没听过如此慷慨激昂的演讲,裴屿并无不耐烦,觉得听一听也行。
这些“天高任鸟飞”的激励语大概是定向说给高一尖子生们的,裴屿顺带听进几句,恍若人家在大展宏图时,自己也能揪着人家的尾巴悄悄飞上一会儿。
正出着神,主持人忽然字正腔圆介绍:“接下来请新生代表高一一班邝野同学上台发言。”
裴屿习惯了两只耳朵听见的掌声热烈程度不一样,但还没习惯在操场上傻站这么久,就活动脖颈,目光不经意扫过主席台——
裴屿第一眼看见的是新生代表挺拔的脊背,像荒漠里“拔沙而起”、唐突生长的一棵胡杨树。
裴屿的左耳和右耳又开始“各司其职”,半边听褒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