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注“复就”至“帅小”解云:定六年冬“仲孙忌帅师围运”传云“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注云“为其难讳也。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所以长臣子之敬,不逼下也。春秋定、哀之间,文致大平,欲见王者治定,无所复为讥,唯有二名故讥之”然则彼已于鲁见讫,今复就晋见之者,明先自正而后正人也。等是正人而于晋者,见当先正大国以帅于小国故也。
葬许元公。
九月,蛑凇#ㄏ仁怯锰锔常又有会吴之费。之费,芳味反,下同。)
[疏]注“先是用田赋”解云:在十二年春。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孛者何?彗星也。其言于东方何?(据北斗言星名。孛,音佩。彗星,囚岁反,又息遂反。)
[疏]“孛者何”解云:欲言是星,星名未有;欲言非星,录为星称,故执不知问。注“据北”至“星名”解云:即文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是也。然则彼入于北斗,言其所孛之星名,今言于东方,故难之。
见于旦也。(旦者,日方出。时宿不复见,故言东方,知为旦。)
[疏]“见于旦也”解云:于字亦有作“平”字者,误也。注“旦者”至“为旦”解云:旦者,日方出地,未相去离之辞,故曰旦者,日方出。当尔之时,宿皆不见,故曰时宿不复见也。星孛仍见,馀宿已没,是以不复指其孛之星,漫道其方而已,故言东方,知为旦也。
何以书?记异也。(周十一月,夏九月,日在房心。房心,天子明堂布政之庭,于此旦见,与日争明者,诸侯代王治,典法灭绝之象,是后周室遂微,诸侯相兼,为秦所灭,燔书道绝。治,直吏反。燔,扶元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