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吴在是,则天下诸侯莫敢不至也。(以晋大国,尚犹汲汲于吴,则知诸侯莫敢不至也。不书诸侯者,为微辞,使若天下尽会之,而鲁侯蒙俗会之者,恶愈也。齐桓兼举远明近,此但举大者,非尊天子,故不得褒也。主书者,恶诸侯君事夷狄。恶诸,乌路反。)
[疏]注“不书”至“恶愈”解云:若欲实而言之,天下诸侯宁可悉至,但欲见其重在吴偏至之辞而巳。其历言某侯某侯,则实不至者不可空言,是以举其最大之国,作天下尽会之义矣。注“齐桓”至“褒也”解云:僖二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贯,传云“江人、黄人者何?远国之辞也。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馀为莫敢不至也”然则齐桓之时,非独举大以明小,亦兼举远以明近。今此但举晋者,非尊天子,不得褒为远夷皆至之辞,则传云“天下诸侯莫敢不至”者,据九州之内言之,亦得谓之天下矣。注“主书”至“夷狄”解云:春秋见义,非唯一种,一则见吴之强暴,一则见晋之衰微,但主书之情,本恶诸侯君事夷狄,馀者兼见之矣。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于越入吴。
秋,公至自会。(有耻致者,顺讳文也。)
[疏]注“有耻”至“文也”解云:庄六年注云“公与二国以上出会盟,得意致会,不得意不致”然则今此冠带之国,敛手从夷,乃是可耻之次,而致之者,正欲顺其讳文,使若吴尊事天子以会诸侯,诸侯得意,以会致之然,故曰顺讳文也。
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曷为谓之晋魏多?(据上七年言曼多。魏多,左氏作“魏曼多”)
[疏]注“据上”至“曼多”解云:即上七年春“魏曼多帅师侵卫”是也。
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复就晋见者,明先自正而后正人。正人当先正大以帅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