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从质,故得立其弟”以此言之,婴齐为兄后,正合诸春秋之义,何得谓之乱昭穆之序者?正以质家立世子弟者,谓立之为君而已,岂谓作世子之子乎?今婴齐后之者,若为归父之子然,故为乱昭穆之序。言失父子之亲者,若后归父,即不为仲遂之子,故云失父子之亲矣。
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娄人同盟于戚。(世子成,音恤,本或作“成”)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为篡喜时。为,于伪反。)
[疏]注“为篡喜时”者。即昭二十年传云“何贤乎公子喜时?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曹伯庐卒于师”注云“在成十三年”;传又云“公子喜时,见公子负刍之当主也,逡巡而退”是也。
公至自会。
夏,六月,宋公固卒。(不日者,多取三国媵,非礼,故略之。)
[疏]注“不日者多”至“略之”解云:即上九年“伯姬归于宋”之时“卫人来媵”“晋人来媵”“齐人求媵”传云“三国来媵,非礼也”是。宋得用天子礼而非之者,其婚娶当从诸侯故也,虽于伯姬为荣,而宋公有失,故死略之。
楚子伐郑。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共,音恭。)
宋华元出奔晋归于宋。(不省文复出宋华元者,朱公卒,子幼,华元以忧国为大夫山所谮,出奔晋。晋人理其罪,宋人反华元诛山,故繁文大之也。言归者,明出入无恶。)
[疏]注“不省文”至“文大之也”解云:襄三十年秋“郑良霄出奔许,自许入于郑”彼则省文,不言郑良霄自许入于郑,今则不省文,故决之。必知不省文是大之者,正以孔子曰“书之重,辞之复,呜呼!其中必有美者焉,不可不察”故知也。言华元以忧国为大夫山所谮,出奔晋者,皆春秋说文也。注“言归者,明出入无恶”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