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完全站在了您这一边,而湖广士人也是态度不一,商人在士绅中的影响力因为工商大兴而影响力日盛,……”
“我记得您有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嗯,你给我的解释是,经济基础就是指所有人维系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以及安全、自尊等额外的社会需求所必须的财富来源,而上层建筑则是整个社会维系正常运转的人事权力义务架构体系,……”
冯紫英有些尴尬。
这个解释的确是他和汪文言说过,但是这纯粹是他自己信口杜撰出来的。
因为他根本记不得前世中百科全书或者百度众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名词解释了。
他只能按照这个时空中自己的能粗浅理解来解释,但是没相当却让汪文言牢记在心了,甚至奉为圭臬。
但此时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点头应着。
“我以为,当下江南原有的经济基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土地田租带来的收益正在日益被工商业带来的收益所取代,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这也使得江南经济基础出现了急剧变化,也使得他们的上层建筑也在寻求变化,同样这种情况也在北地和湖广、岭南出现,只不过比如江南那么明显罢了,比如北地局部区域的煤铁水泥产业迅猛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依赖于这个产业而生的百姓,甚至连运输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这种趋势无可阻挡,……”
“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的武人逼宫也算是给这些士人们一个台阶,可以让他们心安理得的以这样一个理由来改弦易辙,我相信在新朝初立,新的内阁和八部都察院架构人选上,您只需要按照您的意愿去组建,可能还是会有一些波折,但是肯定会远远低于我们最初担心的那种对抗烈度,……”
汪文言相当肯定和自信的口吻也让冯紫英不由得慨叹谁说这个时代的人智慧差了,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和预判度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
“文言,按照你的意思,那我们现在岂不是高枕无忧了?”冯紫英笑着打趣道。
“当然不是。”汪文言摇摇头,“组建起一个符合您意图的内阁,以及在八部和都察院上选择最合适的人选,让未来各项政务的推进上不要出现太多阻碍,这应该是您需要重点关注的,但现在最急迫的还是迅速启动对蒙古一战,边军尚有不少在京中,边镇都还盯着朝廷的动向,只有把他们先安定下来,让他们有了奔头,朝廷根基才算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