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的高分子载体材料才是固定氢化物的最佳选择!
找准了研究方向,时酒的实验进度一下子快了很多,六月底最最炎热的时候,一种新型高分子载体材料成功在十六号实验室诞生。
此时,李松和王洋的双层壁式结构的燃料罐也有了大概雏形,包括在两毫米厚的不锈钢板以及内罐和外罐之间约莫十毫米厚的真空超隔热层,这种结构是经两人无数次实验后得出的最佳选择,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热量传递。
这日午饭后,人组一人一盒红糖糍粑从食堂走了出来,甜食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有一定的解乏效果,且他们里拿着的红糖糍粑是食堂一位大师傅亲做的,极有家乡风味,大师傅装盒的时候还告诉时酒,红糖是他们老家那边土生土长的甘蔗成熟了后用土法子熬制结晶的,比现在市面上的白砂糖要香甜许多,看大师傅说这话时脸上抑制不住的笑意和自豪,就知道人说的肯定是大实话。
回到实验室,时酒捧着装满个头小巧略微细长的糍粑的纸盒朝燃料罐走去,目前来说实验室里的这个燃料罐还未彻底完工,时酒一边用木签子吃着糍粑一边绕着燃料罐聚精会神的看,糍粑上浇着的浓厚香醇的红糖汁儿不经意间洒在了嘴角左侧她都不知道。
“内罐和外罐之间的的连接部件最好还是改一下,你们可以考虑一下碳纤维夹层,对热量的避免力度应该会更大更有效果。”时酒把嘴里的一小块糍粑咽下,很认真的向两位师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松掌顺势向桌面猛地一击,眼眸迸发出极为强烈的惊喜,“我就说,明明这个结构已经设计得很好了,怎么就是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原来是连接部件采用的材料问题!”
“小师妹,你这个建议简直不能再好了!”
这简直是一语点醒梦人啊!
时酒矜持的点点小脑袋接受了两位师兄满是赞赏的目光。
忙碌了一下午便到了傍晚时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