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妃嫔们把玩着手里的惟妙惟肖的软陶玩偶小“月光马儿”,笑的一脸喜气。
威海人拜月后来到成山头欣赏海、天尽头的大月亮,祈求能和心里的人儿,像太子殿下太子妃一样的“圆满”;杭州人祭月完毕来到西湖、漫步在苏堤上,重复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足迹;扬州人直接抱着月饼挤到太子殿下曾经呆过的小金山、五亭桥欣赏他们的“二分月色”。
乐乐陶陶的大清国人各自过着自己的中秋节,太子殿下的中秋宴俗,当然是--更为精雅?
等到康熙皇帝、太子殿下、三阿哥、四阿哥等人都来到望月楼,水洗一样的湛蓝色夜空一尘不染,云稀星疏,一轮又大又圆、饱满微黄的明月高挂在望月楼的檐角上。除了领兵在外的大阿哥,和家齐聚的皇家中秋小宴会正式开始。
升平署总管太监安排着手下的台柱子,把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妃嫔们都喜欢的,尽显中秋节日喜庆气氛的短篇神话戏剧,《丹桂飘香》、《日月迎祥》、《嫦娥奔月》等等轮番上演;御膳房大太监安排小宫人把精致素雅的小碟小菜、清爽应季的瓜果点心,一一呈上。
简单丰富的晚宴享用完毕,乐人们喜滋滋的抱着赏钱退去,宫人们轻手轻教的把残席撤去。美美的用了六七分饱的一家人手握团圆月饼,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花清香,喝一口桂花蜜酒,心里俱是甜甜蜜蜜。
“秋风响,蟹脚痒”,“秋风起凉,螃蟹肥香”,中秋佳节岂能少了品螃蟹的环节?螃蟹用蒲包蒸熟,除了太子妃和大福晋以外的众人欢快的围坐品尝,佐以酒醋味道鲜美至极。用完螃蟹喝一小碗苏叶汤是为散寒,再用苏叶汤洗手是为去腥。
到了歌风颂月的连诗环节,作诗方面实在没有天赋的太子殿下向来是只听不发言,安安静静的陪着太皇太后、太子妃赏月。以往还能代替他凑凑热闹的太子妃今年成了“国宝”,谁也不敢让她劳神。
瞅着眼前乐乐和和的五代同堂、兴致高昂的康熙皇帝干脆放开了一贯的规矩讲究,带着家里所有通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