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的晚上,当然是结伴逛着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的四九城,手里挑起嫦娥灯,担边买得兔儿爷。
日坛祭日,月坛祭月。太子殿下领着宗室众人站在月坛前,于露天设案,先将代表着“节节平安”的九节莲藕、代表“团团圆圆”的花纹西瓜摆上,再把各色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诚心诚意的拜月。
荐蜻翅之脯,进秋风之鲶,酌元霜之酒,啖华月之羔。
烧锅鸭子水笋丝、羊肉炖萎瓜、燕窝烩鸭子、镶藕、五香鸡、果子粥、攒盘月饼等等美食陆续端上来,康熙皇帝在拜月阁摆上诱人的美酒佳肴,摆出皇家的格调氛围,宴请三品以上文武大员,情深义重的感谢君臣之间一年以来的相携与共。
身穿特制的正红小礼服,挺着大肚子的太子妃殿下,亲自指挥着宫人在御花园的东面立一架大屏风,摆上鸡冠花、毛豆枝和鲜藕。再在屏风前头放一张八仙桌,桌子中央摆起一快特别大的桂花月饼,真心实意的祭月,最后把祭过月神娘娘的大月饼切成若干小块分给后宫诸人。
大家伙儿品尝了这一小块代表着合家团圆的月饼后,一起来到了今晚上举办家宴的地方望月楼。
康熙皇帝和太子殿下还没回来,太皇太后就让太子妃好好休息一会儿,然后她和其他人围桌而坐,边吃边喝边聊天,共赏明月。
做工愈加精致的兔儿爷,有扮成书生模样头戴状元帽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头戴盔甲身披戢袍,脸上抹脂带粉也是霸气十足;坐在麒麟虎豹小葫芦上面,即使是趴卧不动也是威风凛凛。
小阿哥们和小格格们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个自己喜欢的兔儿爷,笑的一脸满足。
唐宋时期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到现在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的世俗形象,被人形象的称为“月光马儿”,很多人家直接就把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当成月神像,和兔儿爷一起供奉起来。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