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解缙思索一二,垂手说道:“皇上,依臣之见,应内稳朝堂,收拢百官,外行削藩,收拢兵权。”
朱允炆看了解缙一眼,道:“具体点。”
解缙肃然道:“太祖严苛,百官惊悚,纵部院大臣亦然惶惶不安。皇上仁慈,百官伏望久矣,若皇上实行宽仁之道,整肃弊政,必得人心。人心归顺,朝堂可安如泰山。”
“至于对外,太祖钦定九大塞王,虽手握重兵,然则并非拥兵自重,只赖封国之制。若想破局,并非难事。”
朱允炆看了看自信的解缙,问道:“如何破局?”
解缙直言道:“改藩易地,稳健削藩。”
朱允炆沉思起来。
解缙在一旁说道:“臣听闻,谷王、辽王、肃王,曾屡次上书,乞求改藩,却为太祖所拒。如今皇上掌管乾坤,可加恩于塞王,选宜居之地为其封国,可为其他塞王树立典范。”
朱允炆微微点头,认可这个选项。
事实上,塞王在外,所掌之兵皆是朝廷之兵,虽受塞王管辖节制,不过是为了抵御北元骑兵,拱卫边塞罢了。
若将其内迁,其失去了兵权,自然毫无威胁。
但,有些人可不是换地方就可以解决的。
比如兵多将广的宁王,还有能征善战的燕王。
解缙不等朱允炆询问,便直言道:“纵览九大塞王,以兵强兵多而论,当属宁、秦、燕三王。然秦王早薨,袭爵者只不过是个孩子,自然谈不上威胁。宁王手握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