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还拿捏着这件事,恨得张居正牙痒痒。
解缙连忙磕头,喊道:“回皇上,草民前来京师奔丧,同样是出于孝心啊。”
“哦?”
朱允炆盯着解缙。
解缙再次喊道:“太祖于草民,名为君臣,但恩如父子。草民为父奔丧,也是孝心昭昭。”
朱允炆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确实,朱元璋曾经在大庖西室进膳时,曾和解缙以“父子”论,鼓励解缙“知无不言、直述以闻”。
于此,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万言书《大庖西封事》。
朱允炆欣赏地看了一眼解缙,微微点头,道:“太祖器重于你,如今朕初掌大权,确实需要一些有才干的人。解缙,你入翰林院吧,做翰林侍讲吧。”
解缙惊喜,连忙拜谢:“谢皇上天恩。”
朱允炆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
解缙强压激动的心,站了起来。
翰林院,可谓是皇帝身边的人,而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便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的实权,几乎便等同于丞相。
进入翰林院,便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帝国的权力中心。
“你认为,当下朝局,如何施策方为上策?”
朱允炆问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