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绛水一战之后,外敌侵扰不再是威胁,内部虽然几经变动也没有爆发过大的战争,萧家是怎么站上巅峰的,她一点也没有瞧明白。
崔老夫人让崔兰因坐在自个身边,爱怜地抚摸着她的头发。
“十二年前,谢氏提议在盈水上流蓄水建坝,其用意在于防守下边的狩阳城,狩阳于淮河之侧的平原上,是兵家必争
之重地。”
“当时萧家也负责督建其中一段,也是时运不好,遇上天灾人祸,大坝未成先毁,若是决堤,水冲的方向恰好是环绕万顷良田的沛城,此事一出,先帝震怒,下令处死涉事之人,牵扯出萧家在朝的就有五六位,这还是在谢家努力相保之下,萧家元气大伤是不可避免。”
崔兰因眨着眼,更加困惑。
“有人建议派军来堵住缺口,有人急忙要去疏散沛城百姓,可人力怎能敌过决堤的大水,沛城以及附近村镇近几十万的百姓又怎么跑得过汹涌的洪水?”
崔老夫人说起几十年前的事也毫无障碍,仿佛往事还历历在目,就如画卷一一展露在她面前。
决堤便会生灵涂炭,会带来数不尽的灾难,这不是杀几个人就能够解恨的事,兴许会有家族因此彻底覆灭。
“是萧临率先站出来,指着盈水西侧的山说了两个字,炸山。”
崔兰因奇怪问:“用炸药毁山改水道的事并不罕见,那么多官员难道还不如个十岁的孩子会想?”
“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不敢说。洪水东引,沛城之围虽解,但是离安就要陷入水深火热,离安县虽不如沛城大,但也有上百户人,为名声为政绩,他们不敢出此谋划,借小儿之口,再让不熟知周边城镇的上官决定,他们炸掉了盈水西山。”
“几千人换取几十万人加上万顷秋收在即的良田,皇帝龙心大悦,重重嘉奖了萧临与萧家。”
“萧家趁机谈起萧临的出生就是不凡,天边霞光普照,窗边仙鹤高吟,更神奇的是他手握白玉而诞,后来他字神玉便是由此而来。”
“不管是真是假,言论流入民间,都说他乃真神降世,解救生民于苦难,自发为他建立生祠,香火供奉不断,你也曾在盈水边上生活,可有见过潇祠?”
崔兰因陷入沉思,直到崔老夫人问第二遍,她才将将醒过神,回道:“……自是见过,我饿极了还去偷过几次供果,那些祠堂高檐巨柱,相当雄伟,原来是他的祠啊。”
崔老夫人爱怜地摸着崔兰因的头,“萧家由衰转兴,萧临便是其中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