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鸡胸都是给下人吃的。
现在他儿子爱吃肉,愿意吃鸡胸,才没了这情况。
《曹可欣减肥记》这个番外,从11月2日开始刊登,一共刊登六天。
第一天的内容,就已经引起读者关注,等后面的剧情出来,更是让民国时期的人大开眼界。
而这些,桑景云也知道。
她并不觉得意外。
她上辈子看过很多民国老照片,其中就有民国时期一些人家里的伙食。
这个时期,最有钱的那一拨人,生活是非常奢侈的。
在上海的一些高档酒楼,光是鱼翅的吃法就有十几种,他们吃一碗炒饭,都要用很多珍贵食材去配,就跟《红楼梦》里吃茄子用十几只鸡来配一样。
但能过这样的生活的人,是极少数。
桑景云从资料里看到,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家里的伙食,都是很清淡的,早上就吃白粥和咸菜,鸡蛋都不能一人一个。
谭峥泓家里的伙食很好,那是因为谭大盛本质上是大资本家。
她家里伙食好,是因为她稿费收入非常之高。
此时绝大多数老百姓,一年吃不上几次肉,扔掉肥肉和鸡皮对他们来说,是绝不可能的。
就连洪掌柜,都觉得书里的人太浪费。
洪家有不少田地,还有个铺子,但平日里,也不能敞开了吃肉。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番外,当然也有人讨论这本书的正文。
现在这书连载完成,一些之前没看过小说的人,便也开始看起来,他们一口气将书看完,格外喜欢,也就到处找人聊。
而这个时候,欧洲,一个多月前谭家商队送来的食物已经被劳工们吃得差不多,他们所有人,还都已经将《一个士兵》这本书的内容听全。
一些学认字学得比较快的劳工,更是已经读过这部小说,然后开始抄写。
抄书不仅能让他们拥有一本书,还能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