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几百万亩地,乍一听数量庞大,但放在后世全国十几亿亩的耕地面积中,占比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因此,无论遭遇怎样的大灾之年,哪怕有几个垸子被淹,在新闻里面报道似乎很严重,可从全国范围来看,整体的粮食产量不仅不会下降,反而始终保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
后世强大的抗灾害能力,使得很多农民耕种几十年,都碰不到一次颗粒无收的极端状况。
产量只是稍微受到一点影响,就已经被视为大灾了。
然而,在大明,这种程度的灾害,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在这个时代,一场灾害就可能导致大面积的农田绝收,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今年的这场旱灾,若是没有蒸汽机加入抗旱,后果已然不堪设想。
说饿死十几万,只怕还是往少了说。
不过,因为死的只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史书上确实不会有太多的记载。
但即便有了蒸汽机,情况也不容乐观。
最重要是,后面旱灾会如何发展,什么时候能下雨,仍未可知。
如果再不降雨,等许多低处的湖泊水也抽干了,或者因无水源补充而干涸了,又到哪里抽呢?
尽管江南地区的江河湖泊完全干涸不可能,可许多地方距离剩余的水源地太远,不一定能用得上。
“你们一起前来,总不会就为了来奉承朕两句吧。”朱允熥出言问道:“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q.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q.com
\n\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