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文官忙着制定《朝会法》时,京城的卫所改制,情况也基本明朗了。
各卫世官已经完成掉换,军户按就近原则分配给驻扎当地的卫所。祖上军功也在计算中,按授予的世袭军士级别分配土地。
袁可立代表枢密院上奏道:
“京城八十八卫,除了亲军三十六卫之外,五城兵马司下辖的十五卫,已经完成整编。”
“这十五卫尽皆被编成简编卫,有一百三十五名世官、五百世袭军士。”
“初步估算三环内军民户数量约有八万户,按照十丁抽一、大约是四户出一丁,能征召两万士兵服役。”
“加上十五个简编卫每卫会出一些军官和军士服役,神枢营的兵力,可常年维持在两万多人。”
这个数字,已经达到朱由检的预期。
因为他对神枢营的规划,就是维持两三万兵力,以服役三年的义务兵为主。
义务兵在完成服役期限后,愿意继续当兵、且能提升为军士的,可以转为职业兵,进入神机营等军队服役。
神机营将以职业军士为主,和被选拔出来的世袭军士和军官一起,作为京营的主要战力。因为职业兵需要发放饷银,朱由检只打算维持两三万兵力做主力。
再加上五军营从各地征召、轮流进京戍卫的五万士兵,整个京营禁军,兵力维持在十万人。
在听到袁可立的汇报后,朱由检很是欣喜地道:
“能够完成城内卫所改制,枢密院功不可没。”
“待到京城卫所改制完成,枢密院所有参与卫所改制的官吏都要记功,让兵部功勋司稽查功勋。”
功勋司这个机构,是枢密院从兵部拆分出去后,兵部新组建的机构,和武选司、兵役司、宣教司一起,组成新的兵部四司。加上总务司的话,就是兵部五司。
其中,武选司的功赏职责被拆出。仿照吏部的考功司、稽勋司,组建了专门负责武官和文职军官的功勋司。
军功记录查验、军官授勋授衔,都由功勋司负责。
武选司则负责实际职位选授,以及卫所世官、土司土官袭替。
枢密院文职军官的功劳如何记,是由兵部功勋司负责的。
朱由检为了鼓励文官当文职军官,决定为所有参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