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决定。”
“陛下觉得要尊重民意,所以点了我去两州建议会。让我用涿鹿区的经验,把两地议会建起来。”
这就是他在涿鹿区干得好好的,突然被调去南京的原因。
这件事是否能办好,关系到议会能不能在南方建起来,也关系到他的前程。
史可法对此非常重视,向黄道周的诉说,也有希望取得对方支持的原因。
作为大明的名士,黄道周在江南一带,颇是有些影响力。
而且他的老师郑三俊,在南京担任刑部尚书。
史可法作为三法司官员,对他当然有借重处。
明白史可法意思的黄道周,对此自然是不会拒绝。
他作为东林党的中坚,也确实应该将后辈引荐给前辈。
——
坐船南下的史可法、黄道周,一路是畅谈朝政、游山玩水。
京城的卫所改制,仍旧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在确定各卫所的世官已经开始进驻坊巷,统计辖区内的户口后。朱由检知道京城卫所改制,算是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即使有些世官心里可能还有怨气,但是大部分世官,可以说已经认命。他们正在融入新的制度,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为了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投入新的工作,朱由检在一次朝会后问袁可立道:
“那些闹事的世官劳役情况怎么样?”
“有没有不服管教、对朝廷判决不满?”
袁可立犹豫了一下,回道:
“不满总会是有的,但是大部分人还算服管教。”
“他们都希望劳役结束后,不要被遣戍边卫。”
这是最普遍的诉求,这些原本在京城的卫所世官,普遍不想去边疆卫所服役。
朱由检对此哂笑,知道这些人不中用。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
因为相比有些憋着怨气的卫所世官,这些受到惩罚的闹事世官如今的要求是低多了。
朱由检能够轻易满足他们,并且让他们威慑其他世官:
“兵部这段时间常抱怨,说是给军官和军户计算功勋太复杂,还有很多世官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