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的意思,又想起庐陵王当日的昏庸以及子女的愚蠢来,不免心中郁郁。
李旦打定主意后,写了一篇请立兄长为太子,自己请出东宫的奏疏,呈送武曌。
朝臣知道了,都赞皇嗣李旦有伯夷叔齐之德。李显闻言,也上书说:本是带罪之身,蒙圣人爱怜,回京养病,不敢再求其他,太子之位请圣人另选贤能。
臣僚百工又得了庐陵王的奏章,抚掌叹道,天家亦有真情在,圣人这下必定该允了。
武氏低头了,皇嗣谦让了,两拨人退出了太子争夺,庐陵王该重登皇储之位了吧。
然而,圣人的心意岂是凡人能猜度的?
第11章 狄公 圣人听得,她们听不得?
万事俱备,然而东风熄灭了。
李显嘴里不说,但是嘴角的燎泡出卖了他的心情。早知如此煎熬人心,还不如在房州来得自在?
一家子被困在院中,得不了自由,实在憋屈。李显心烦气躁,幸好有韦淇陪伴劝解。
好在圣人终于肯见狄仁杰了。
“朕看怀英面色不好,让太医给你看看,用什么药从宫里取就是。”武曌见狄仁杰面色憔悴,心中不忍,遂道。
“陛下,老臣今年六十有九,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还不知能不能活到明年。老臣薄命一条,去也就去了,只怕我去后,没有人能给陛下说句实话。”狄仁杰苦口婆心道。
武曌面有薄怒,喝道:“难道除了你之外,满朝就没有一个忠心的大臣吗?”
狄仁杰道:“陛下,臣蒙陛下擢拔,至今高位。知遇之恩,铭感于心,唯有万死以报陛下。”
武曌意有所缓,冷哼:“你是大周的臣子,还是李唐的臣子?”
狄仁杰闻言笑起来:“臣是陛下的臣子。储位悬而未决,天长日久难免生变。”
武曌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