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别人。
所谓正身导下。
蜀中的董允父子便是如此。
但随着时间推移,有这种操守的儒士,已越发稀缺了。
不过荀彧倒是比较推崇通过教化百姓,耕耘农田粮米富足,使得国家强盛。
毕竟天下弊害之处,就在于耕田减少,又因天气反复异常,导致收成不多。
各州的羌人、匈奴、鲜卑、乌桓,也是因为粮食牧草不足,才引发多次叛乱。
荀彧回过神来,恰好听见卢植问道:“文若既然从冀州过来,想来是知道不少关东联军讨董之事,其中究竟如何?”
“我在幽州和青州都听过有此间的卑鄙龌龊之举,文若请细道来。”
卢植沉着脸问道。
他可是听到了很多的风闻。
什么诸侯联军在酸枣按兵不动,坐视曹操和鲍信兵败徐荣。
长沙太守孙坚击破吕布和胡珍,却被袁公路截断粮草。
而袁绍、韩馥、刘岱、孔伷等人就更为过分,也学起董卓来废立皇帝。
这让卢植怒不可遏,瞋目竖眉。
当初董贼企图废黜刘辩时,朝堂百官畏惧董卓势大,无人敢有异议,唯有他站出反对废帝。
董卓自称效仿伊尹、霍光之事。
卢植则毫不畏惧,直接拿两者旧事做对比,既点明了前者因罪而废弃。
又怼了董卓,凭什么敢自比伊尹和霍光二人。
对天下社稷有什么功劳可言?
还要不要脸?
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处处直击董卓要害,使对方火冒三丈。
打算直接杀了卢植,看谁还敢出头顶撞他。
最后被彭伯与蔡邕的苦苦劝说下,才作罢放了卢植。
论刚直头铁,卢植当之无愧,能排第一档次。
当年剿灭黄巾张角时,就是不肯贿赂宦官左丰,结果对方怀恨在心,向汉灵帝进献谗言。
刘宏大怒,以囚车押回雒阳,打算将其处死。
然后使董卓代替卢植,继续清剿黄巾。
好在后边,皇甫嵩求情才逃过一劫。
荀彧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