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才能扼止倒戈之事的发生。”
“某明白。”
“这些年,有负先生信赖。”
孙策神情苦涩,作揖长拜道:“还望先生一路小心。”
“无妨。”
“一切皆是宿命。”
刘巴摇了摇头,自嘲着登上车舆。
孙策行于一侧,为其牵马行于大道,并问道:“某观邓芝有勇武,且是解烦营出身,不知可用否?”
“可用。”
刘巴沉声道:“他虽是南阳人,但早年便迁来江东避祸,解烦营设立之初,便从都伯,一路登上校尉,最后更是参为左部督,征讨祖郎之时,某也是为了保证可以得胜,才让他前往泾县随军,还望少将军重用于他!”
“某明白。”
孙策点了点头道。
“莫送了。”
“少将军,还是维稳都督府才是。”
刘巴掀开帷幔,复杂道:“此去,恐怕再无相见之日,若来年大汉征讨,还望少将军能收敛孤高之性,切记治军要严,行军要稳!”
“受教。”
孙策点了点头。
牵马十里,目送刘巴朝着渡口而去。
“少将军。”
一侧,凌操牵来战马。
孙策翻身跃上马背,问道:“大汉此月可有大事?”
“不算大事。”
凌操随行,回道:“听闻率善三卫朝西域发兵,还是从西府军处借的粮食!”
“借粮?”
孙策眉头紧皱道。
大汉军卒,还需要借粮行军吗?
“是。”
凌操神情古怪道:“率善三卫,名义上是大汉之军,但是他们用兵之粮都是从羌,氐,胡三族内抽调,兵甲战马尽皆自备,可这些人竟然还为刘牧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尤其是征讨鲜卑,乌桓之时,更是死了不少人。”
“还有呢?”
孙策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凌操摇了摇头,说道:“其他事情不太清楚,只闻九江刘姓出了神童,还有明年大汉又要举行大考取仕,各州郡都在筹备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