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买断两年或者三年。人口买卖可有风险啊,往往这些女子是和中介串通的,到时候趁人不备就携款潜逃也是有的。
几十万就可以在北宋京城购进一套小房子了。那个时候厕所厨房并不在套内,一间屋子其实就是一个大梁下的御宅屋小宅。有可能只有一屋,也有可能大点,那么就可以隔一个堂屋出来。最简陋的是茅屋。根据小说,这样的一间往往又是小楼,楼上住人,楼下会客或者出租作店铺。这样的一间一般容纳北宋一户人。
北宋元丰年间、为了防守的需要拆除了部分民房,拆迁赔偿费大概每间170贯。也就是17万1间。这可是城墙边上的地段。
北宋的每户人口三五人。但是事业比较发达的人家就会具有比较多的人口了,一间陋室就容纳不下了。就会有豪宅。比如政府要员的府邸、宋初给归顺的十国国王的购买宅第的费用就需要1万两白银了。1000万左右了吧。这些宅第应该也在不断升值。
宰相向敏中曾以500万的低价购买了前宰相薛居正的府邸、被说成是贱贸。这个薛居正也就是旧五代史的作者。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不置产业(一定会被现在的理财专家说成大事糊涂的吧),后来子孙缺钱就把房子抵押出去了。朝廷出了500万帮忙赎回。也就是说宰相级别的豪宅一般是500万。
宰相的收入是每月30万(300贯),府上人口上百,按照平均这样的府邸应该有二十间左右。宰相每月开销应该也不算少、一套豪宅只相当于两年的收入。
上面提到的苏东坡,他的弟弟其实做的官比他还大。被贬离开开封的时候他卖掉了自己的府宅,买了900万。时宋立国已经150年了。贬到广东,购入了10间民房,只用了50贯,哈才5万、每间5千。苏东坡到了常州、花50万买了一套百年老宅。估计在那里他也是每天悬150个钱。
稍微早些时候、也是江南。沈括花30万买下了镇江的一处别墅、就是后来的梦溪。和洒家01年购入的房产的价值相当、不过上海的房价飙升的速度比宋朝快太多咯。
苏颂任大理寺丞馆阁校勘,月薪17贯,宅子和马匹占三分之一。当时一匹马每月消耗1800元(请对比一下你养的车),所以宅子大概是4000不到点。熙宁三年下规定:给没有自己宅院(廨)的官员每月补贴5贯。所以租赁费每月5000应该能让他们马马虎虎在开封租上比较体面的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