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王朝的悲剧。关于北宋的灭亡原因历来各家[史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对其说法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叙述],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个人认为,至使宋朝灭亡的致命原因,那就是北宋朝廷对外对内的不诚信,就是说对内失信于人民[最重要是失信于人民],对外失信于盟国。他即已失信于天下[就失去了立国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么在做其它任何努力显然都是徒劳。
现在关于北宋朝廷缺乏诚信这方面的相关历史资料甚少,也许是历史忽略了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是我们还是能够通过一些相关资料,了解到当事的一些情况。下面一些资料来源于《金史.宗翰传》。
宗翰本名叫沾没喝,汉语错称为粘罕。他是相国撒改的长子,十七岁时军队中就已经都佩服他的勇敢了。等到商量讨伐辽国时,宗翰的意见正与[金]太祖相合。辽国的都统耶律讹里朵带领二十万兵来守卫边境,太祖迎头痛击他们。宗翰率领右军在达鲁古城把辽人打的大败......。
太宗登上帝位,下诏给宗翰说:“把一个方面的责任委托给你,有资历应迁升的人,你可以见机行事任命他们的官职,因此把百道皇帝的空头任命书交给宗翰”。宋人[北宋]来请求割让一些城市,宗翰答应说割让武,朔二州。又请示说:宋人不把叛逃[犯罪后逃跑到宋国境内的罪犯]的人送还我们,又阻绝燕山往来的道路,以后必然会撕毁两国间的盟约,请不要把太行山以西的郡县割让给他们”。太宗回答说:“前朝皇帝曾同意过他们,应该割让给他们”。
宗翰又上奏说:“前朝皇帝征伐辽国之初,希望宋能合力夹攻辽国,因此许诺把燕地割给他们,宋人已经签订盟约以后,又请求增加钱币,来取得山西的一些城镇,先皇拒绝了他们加钱。盟约上是这样写的:不能够容留藏匿逃跑的罪犯,引诱扰乱边民。现在宋国却有数路招募接收背叛逃亡的人,用恩情赏赐来厚待他们,我们不止一次的写下背叛人的姓名向童贯索要,他们也约好了月日,以发誓的形式定下约会,结果一个人也没送来。盟约定了还没有一年,现在就是这个样子。万世和约还有希望吗?况且西部边境还没有安宁,把山西诸地割让给他们,那诸军就失去了驻扎据守的地方,请暂且把此事搁下不要割让”。皇帝完全听从了宗翰的请求。
等到翰鲁报告宋不送来每年应送的钱和人丁的事[不履行协议],与宋将要背叛盟约,不可不加准备时,太宗就命令翰拿来诸路上报的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