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首页

宋代的纺织业

想地表现了3位安详从容地纺线的女子)。麻线纺出来后,还要把两根线扭在一起,或拼成双线使它们结实得足够用来织麻布。苎麻的制作过程没有这么多的工序,135但是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完工。麻杆割下以后必须在田边地头上就把含纤维的麻纤维从茎杆上剥下来。然后沤麻,刮去外皮上的杂质,再挂起来晒干。最后由女人们把纤维一根根分开,连成长线,纺,织,仍然得在一定期限内完工。

由于捻线的工作没有任何程度的机械化,在大量种植麻和苎麻的地区,捻麻线的活计耗费了妇女很多时间。范成大记载,苏州附近一个以产布而知名的市镇,在路上可以看见村里的女子一边走路一边捻麻线。比较而言,纺线的人如果有一个好一点的纺锤,工作效率要高一些。宋代的很多家庭使用简单的手持纺锤。136王祯的《农书》(1313)描写了一种简易纺锤,左手牵着线绕到右手拿着的纺锤上。村民发现,有了这种纺锤,可随时随地把空闲时间利用起来。手持纺锤的问题不仅在于纺出来的线粗细不匀,还在于速度太慢。有人计算过,供一部踏板织布机工作一天所用掉的麻线,需要用手持纺锤纺30—40天。有能力多投一点资的家庭因而可以为女人购置一部纺车,如图17所示。这时,一位妇女拿着线团,另一位摇纺轮。效率更高的是脚踏纺车,同时有三四个纺锭在转,效率提高好几倍。为了减轻妻子和女儿的劳动,并赶上期限,中国北方一些地方有了一种明显的可能,即把捻好的线装到水力驱动的大纺车上纺。王祯临摹了一副“大纺车”图,并建议别的地方也用这种纺车。

麻和苎麻并不是可以用来织布的惟一的植物纤维。有些豆科匍匐植物和蕉类植物的纤维也可通过特有的办法用来织布。沿中国边界地区的小族群用棉花织布已经有几个世纪了。棉花最初产于印度,从中亚、缅甸——云南两条路线传入中国。但是在宋代,棉花生产戏剧性地兴盛起来。11世纪,棉花已经种植于广东和广西,到12世纪末已达海

137南岛和福建。由于大幅度地向北延伸,棉株的特性已经发生了变化。生长期逐渐变短,已培植出一种一年生的、分枝少或不分枝的变种。如果不是更早,这个变化发生于13世纪。农民更容易控制一年生植物的产量,从而使植棉业的经济潜力大大增长。

棉花不是麻和苎麻那样的韧皮纤维植物,而是种子纤维植物。在被纺成线以前,必须先用大叉子把棉朵打松,在阳光下晒干,把棉籽从纤维里轧出来,用丝线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

相关小说

被继兄阴湿觊觎后 历史 /
被继兄阴湿觊觎后
妖妃兮
简介:(全文存稿,放心收藏)简介:息府派人去接真千金回来,而孟婵音遭人陷害,错进...
187248字12-25
小领主 历史 /
小领主
春溪笛晓
简介:曾经被认为必将成为帝国首席骑士长的天才,因为受了重伤被家族与他深爱的公主...
208508字01-03
嫡子凶猛 历史 /
嫡子凶猛
梦入山河
简介:唐逸穿越成古代官二代,开局就在嫂子床上醒来。还以为好吃不过嫂子,结果直接...
531257字01-03
夫君,给我摸摸腹肌 历史 /
夫君,给我摸摸腹肌
998
851801字04-04
我的公公叫康熙 历史 /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都说给皇帝做媳妇难,其实,给皇帝当儿媳妇也不容易尤其是正值盛年的皇帝!带着我的...
6891728字12-06
无所谓,我会发疯[快穿] 历史 /
无所谓,我会发疯[快穿]
从南而生
1638977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