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国控制区内牧民数量不过20万户,放牧的草原都是优质草场,同时,牧民也在军士指导下尝试改良草原牧草的种类。一个富裕牧民家庭需要200头羊外加10头大牲畜。夏国鼓励舍饲,鼓励牧民使用优良牧草改造,建设人工灌溉草场。由于草场都分到牧民头上,所以他们还是很注意不使放牧的牲畜过多,保持草原生态平衡。牧民折算成羊的财富更多是因为他们的交换成本和安全成本更大。
在西域湖泊地区,夏国人种草养鸭养鹅,既获取肉类,又获取羽毛。按照现今山西省的统计数字,种一亩草承载2头羊,则夏国农户平均休耕25亩地则可承载50头羊。
畜牧业用羊来折算的话,夏国农户占总人口的一半,约300万户,每年生产粮食6000斤,保持羊存栏1.5亿头,肉产量57万吨,夏国的纯牧区的产肉量约为114万吨。总共夏国的肉类年产量则为171万吨。则平均每个夏国人可用肉食111斤/年(平均一天3两羊肉),农区可以通过饲养产肉率更高的猪,条件较好的牧区同样可以发展种草养羊,进一步提高肉食的比例。夏国通过交换从游牧民族和宋国那里获得更多的肉类来支持富裕阶层的生活。鱼类、禽蛋、大豆等提供农区所需的蛋白质。习惯奶制品的军士阶层带动整个农业区饲养奶牛、母羊等取奶。
夏国300万农户平均拥有1.8匹马,即在农区也保佑540万挽乘兼用匹马。牧区一个家庭平均拥有5匹马,战马马群为70万匹,既来自军械司和辎重司专门设马监,也来自大规模的牧场和有养马经验的牧民。
二、其它人口的行业分布
除了农区300万户农夫和牧区20万户牧民,夏国还有280万户。
其中20万户为军士家庭。
10万户家庭服务于战马饲养行业,包括牧区的大规模军马场和农区的驯马场和跑马场,军马的提供者大都成为军械司和辎重司下属的匠师或者被匠师管辖,都有各自引以为骄傲的战马品种。
除了农夫、牧民的家庭手工纺织业之外,专门从事纺织业的人口为全国人口约1/5,达120万户,
参考:
种草养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季节性种植优质牧草饲养畜禽,如南方利用冬闲稻田种植多花黑麦草养鹅,北方利用冬闲棉田种植冬牧70黑麦养羊;二是常年种植优质牧草饲养畜禽,如近年种植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