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世纪穆罕默德时代,阿拉伯马便已在阿拉伯半岛内陆生存繁衍,随游牧部落四处漂流。沙漠中自然环境恶劣,马只有在冬季和初春有草可吃,其余时间皆与人同食。至13世纪,阿拉伯游牧部落还实行马与人同食同宿。这便淘汰了一大批弱者,只有最强者生存下来。阿拉伯纯种马之一的K.Raswan,便是幸存的佼佼者,全世界目前仅存370匹,其中300匹养育在沙特阿拉伯。
17世纪末,阿拉伯纯种马跟随游牧部族传到约旦、叙利亚、埃及等国。英国驻叙利亚阿勒颇一位公使,因迷恋马匹,1705年将阿拉伯马带回英伦三岛。200年后,这支阿拉伯纯种马的后代繁衍成为英国非常著名的赛马品种。19世纪下半叶,英国安娜女士深入沙特内陆,发现阿拉伯纯种马,便在英伦和埃及办起了种马场。记者参加种马拍卖会的地方,即是当年安娜所办种马场的原址。14种阿拉伯马种能够保留至今,安娜女士有一份功劳。
最怕孤独
在阿拉伯世界,养马如今仍是一项专门行业。养马人只能由世代相传的养马世家子弟来担任。这些人从小学习养马知识,逐步掌握全套育马、驯马及相马术。记者从阿联酋首都图书馆借到几本有关阿拉伯纯种马的书籍,都是这些相马大师的作品。阿拉伯朋友说,好马通人性。养马人每天至少要有两小时与马呆在一起,了解马的喜怒哀乐。马驹容易接受驯化和调教,一旦长大,习性难改。小马驹出生5个月后断奶,9个月后开始上嚼子,接受训练,约束其行为。一匹好马,大约要受训4年,一天不可松懈。有意思的是,据说阿拉伯马与人一样,最怕孤独。孤马独处,会忧郁而死。养马人不能长时间单独喂养一匹马,哪怕旁边有一头驴或牛也好。每天必须遛马一个半小时,马匹一周还要休息一天。
比汽车贵得多
在国际市场上,一匹阿拉伯纯种马的标价,大约在3万美元到千万美元之间。许多纯骒马比奔驰汽车贵得多。据记者了解,一匹纯种骒马是公马价格的6倍。已知世界上的最高开价,是迪拜酋长的三公子穆罕默德卖给日本公司的一匹名为“勒姆塔拉”的赛马。她以3000万美元成交。这匹马有一段传奇故事。她原本不是穆罕默德手中的王牌。前年,这匹马受伤,在迪拜马医院动手术,休息了整整10个月。孰料,勒姆塔拉出院后,场场胜出,一发而不可收拾。她不仅获乔治六世马赛冠军,而且荣登伊丽莎白马赛榜首,连拿5项冠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