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的过道,过道之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纸糊之物。
殷杨手举火把,踩着头部开裂的纸仆人,迈过肚子开裂的纸毛驴,一路下坡路,朝着墓穴深处走去。
次墓乃如同民间的倒座,民间的倒座房在宅院之内是没有门的,这次墓亦如是。殷杨走了一十九丈,才算走到次墓的另一端。眼前是一大片台阶,台阶两边尽上等灰土浇筑成的柱子,这许多柱子托起了天一般的顶盖。
殷杨下了七七四十九级台阶之后,眼前是一个宽敞高大的甬道,这甬道断不同于官府之家坟墓的甬道,这甬道过马车都绰绰有余,高不见顶。
殷杨恐甬道之中有毒气,将一片象牙叼住嘴中;恐甬道之中有机关,从虎皮囊中拿出“通阴马”。
这“通阴马”乃是姥姥家的独创,仿作诸葛亮所做的运粮木马所做。杨家所做的“通阴马”大肚子,大脑袋,四腿短粗,尾巴上翘,将这“通阴马”的脑袋和尾巴旋转三十次,“通阴马”便能独自行走百余丈。这“马”如同家猫一般大,走起来如同人一般快,行走之时摇头摆尾,四肢使劲的踏向地面,能将地面的尘灰振起。盗墓之时,运用此马在前面探路,可探得是墓中是否有机关陷阱。
殷杨将“通阴马”的首尾各旋转三十次,这“马”的首尾均能固定住细小的火烛,便将“通阴马”首尾处的火烛点着,让“通阴马”在前面带路。
依旧是缓缓的下坡路,“通阴马”走得很快,殷杨在三丈开外的后面跟着。甬道很直,似乎没有弯。
走到四十余丈的时候,殷杨开始感觉到有些缓缓的上坡,不过石砌的地面很平整,“通阴马”走的也不慢。
又走了四十多丈,甬道走到了尽头。殷杨收起了“通阴马”,心中算计着,这甬道有九九八十一丈长,眼前是一大片台阶。台阶两边尽是粗大浇过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