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考下来了,实践的机会很少,心里痒痒的。一路上李哲的电话不断地联系着,下了高速直接拐到一个农家院。见门口蹲着一个人,李哲把车窗按下,喊了声“五哥”。五哥一看熟人,指了指后边。李哲道声谢谢,把车开到后边。一看地里已经好几辆车,不用问直接开过去。锁好车,走到后门,李哲上前敲门。门里探出一个光头,李哲说道:“五哥指的路。”那人在三人脸上扫了一遍,指着黄超:“这兄弟有点面生。”李德应道:“老侃,这是我徒弟。”反正也没法细究,也就这么一问,开门让大家进去。
进去后,黄超也看到几个熟人,古玩店的。李德不说话,只是点点头,黄超也学着给几个熟悉的点头示意。
坐下后黄超用目光又扫了一圈,有两个带着女人来的,估计是老板带着秘书,其余的都是老爷们。不一会儿人齐了,老侃关门进来说道:“人都来全了,咱们开始。”然后进到里间,抱着一个大箱子,后边跟着一个人走出来。李哲低低的说道:“古老板,正主。”
老侃把箱子放在展台前,先拿出一个青花大盘。古老板说道:“都是老朋友,废话不说,第一件雍正年间青花大盘,请大家过目。”
黄超他们离得近,凭现在的能力,黄超不用前去,就能看出这是件大开门的物件,民窑的精品。黄超对这种不感兴趣,看着别人按顺序上去鉴定,坐着没动。黄超现在收古玩两种目的:一是有差价能挣钱,二是精品,特喜欢,值得收藏。像这种青花大盘存世量相对较大,也捡不了漏,不是黄超喜欢的。
拍卖过程很平淡,只有几个古玩老板象征性的加了加价,五万元收走了。
第二件是一副金手镯,清代的。几经加价,被人以十五万买走了。
第三件是件书法作品,《宿洞霄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作者林逋。看过以后大厅里才有点热闹,大家纷纷低声议论起来。一是林逋的作品传世的很少,如是真品价格肯定不菲,二是正因为传世的少,多数人对林逋较为陌生,犹豫不决。
林逋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情孤高自好,不附炎趋势,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不过林逋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善绘画,惜画从不传,所以传世的凤毛麟角。
估计古老板也是信心不足,起拍价二十万。那个穿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