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满清那边都跟打孙子似的,何况是装备并不精良,素质参差不齐的起义军。
功夫再好也怕菜刀,火枪手一字排开,又可连发,突突突的,拿着镰刀锄头当武器的起义军,直接倒了一片又一片。
骆养性对付李自成、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就是这样,还算轻轻松松的将李自成抓住了。
想明白后,游健的心情复杂极了。不知道该怎么说,总归挺美丽的。’自挂东南枝‘的BUFF解除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
“斩首示众。”
游健直接下令,再次表示自己不接受到处烧杀抢掠的匪寇,被诏安一跃成为特权阶层。
而且说句隐晦的话语,游健深深觉得,只有李自成死了,才不会又有蝴蝶效应产生。
反对不管是对于游健,还是对于明思宗来说,解决后患最为重要。
李自成一死,游健保证更加开心。
“可惜让那高迎祥跑了。”
骆养性遗憾万分,还觉得对游健大方的赏赐,受之有愧。
“能抓住李自成,朕已经出乎意料了
游健让骆养性不必自谦,他个人的话,是十分满意李自成被抓的。哪怕高迎祥跑了,那也是高迎祥运气好,和骆养性本身的实力没什么关系。
游健对骆养性满意得不得了,得好好表扬。又是一箩筐的好话脱口而出。
游健:“放心。那高迎祥跑不了多久,朕有信心,这反贼定会伏诛。”
“万岁爷吉言。”
骆养性又道。“属下这次前往泸州,发现泸州周围,被反贼糟蹋得不成样儿。万岁爷得派遣一位精通农政的大人前往泸州担任知府。”
游健深以为然的点头,随后在吏部选择下派官员的时候,点名要精通农政的。
也就是说,不准派遣刚中进士,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前往泸州担任知府。
科举一般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考中者为生员(秀才),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会试考中者则为贡士。
最后殿试,参加者都是贡士,殿试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其余二甲、三甲皆称进士。
一地知县,可以选举人担任,但一地知府,最少也要进士才够格。当然了,从知县升上知府的,本身举人出生的不算在内。
而游健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且精通农政,那就必须选往届的进士。一般科举殿试结束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