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并没有人提起气候反常,万岁爷是不是该来份罪己诏的话题,所以游健假装不知道。
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时候,不止棉花迎来了丰收,连和棉花一起套种的玉米、小麦、辣椒、绿豆等作物,也都迎来丰收。
辽东方面吃到了甜头,于是乎,第二年又准备这样种植棉花。游健知晓这事儿后,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超级支持,并且大力鼓励老百姓实施套种。
于是乎,上行下效,棉花套种玉米、小麦、辣椒、绿豆等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在南方流行开来。
之后的秋收,收成也十分的好,可以说崇祯八年这一年,是丰收的一年,可让被山西陕西那边又是干旱所困扰的游健,心情十分的舒坦。
山西陕西两地儿干旱归干旱,但是坎儿井的修复以及水利工程的大肆建设,今年是没有出现饥荒现象的。
百姓们安居乐业,不说丰衣足食,但耕种一年所得的粮食,能保证吃饱饭。
很快,转瞬来到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这一年,历史上记载,是最多灾多难的一年。
后金那边改国号为清,并宣布年号崇德的事儿就不说了,从一月开始,先是起义军的首领高迎祥、李自成率部东围庐州,取含山、和州。
接着二月份山西遭受连年的旱灾、虫灾。再然后,明驻守宁夏(今宁夏银川)士兵,因兵饷无措,发生兵变。巡抚右佥都御史王楫因不能措饷,饥兵索饷无着,乃鼓噪而杀之。
再然后三月,山西、河南南阳等地发生饥荒,饥民无粮,只得食树皮、草叶。树皮、草叶尽,乃人相食。
再然后六七月份,改国号清的后金开始攻打大明,甚至已经打到京畿,并攻陷昌平。
所谓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都已经打到京畿了,京城自然全面戒严。然后开始反击。
之后十二月,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
以上是历史记载。
而在这里,首先,后金被卢象升坐镇的辽东守军,打得节节败退,连骁勇善战被八旗吹嘘不已的多尔衮都战死,绝对不可能也没有机会打到京畿。
再一个,历史上的山西连连干旱,虫灾旱灾轮番上,是由于历史上的崇祯根本就分不出精力来兴修水利,文武百官也没有提醒,反正崇祯整个人都被轮番上的天灾人祸搞得精神疲敝,连罪己诏都不知道下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