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石棉的白色东西堵住了,干枯发硬的舌头上插着一节火绒,而那“鬼火”的微弱光芒,就是从干尸口中冒出来的。
陈玉楼一眼就看出了这东西的来历——“这是黑鳞鲛人,传闻古代极尊贵的帝王墓中有万年不灭的长明灯和往生烛,其实就是用鲛人的鱼油做的。不过鲛人数量稀少,又长居于深海,世所罕见。”
被做成“长生烛”的鲛人显然经过了特殊处理,干硬龋黑,在水下阴宫里千年不腐。铜柱上有锁链,将这六只干尸都穿了琵琶骨,做出蹲伏下跪的姿势,反锁在铜柱上,正好从上到下,均匀地排成一队。然而地宫里的“长生烛”还不止这六支,离石棺最近的墓墙里也嵌着叁根铜柱,上面也有一字排开的叁盏“长生烛”,只不过这些长生烛用的不是“黑鳞鲛人”,而是更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叁个“接引童子”。
只见叁个十一、二岁左右的肥胖男孩,姿势和鲛人相同,也作也跪地拜伏状,低头闭目,神态十分祥和,唯独肚子与身后的铜柱联为一体,长生烛的灯芯就安在他们的肚脐处,长长地探出一截。可以想见,从前这些铜柱和人皮里面可能都储满了油膏,能够通过童子的肚脐,一滴滴地流淌出来。除此之外,每个童子手里都捏着个牌子,上面用大篆写着“接仙引圣”四个字。
“此乃活人长生烛,也就是接引童子,是为成仙之人引路的执牌童子,大概是使者那一类的角色,属于’长生烛’的一种形式,可如此说来,难道这地宫里有九具尸体?”
以童男童女殉葬,在明代之前都很普遍,洪武之后就不多见了,大约是此后的帝王眼看羽化升仙无非死路一条,就此便断绝了长生不老的执念。“接引童子”体内那些用人脂熬成的油膏早在千年前就流光了,灯芯更是在地宫封闭不久后便已经熄灭,但是随着众人的闯入,空气逐渐进入墓室深处,这叁盏“接引童子”灯上残存的一点油膏时隔千年又再次燃烧了起来。
鹧鸪哨还在疑惑献王地宫中为何有九盏长生烛,封门仙却已经绕到了对面,举着手里的磷筒冲他喊道:“鹧鸪哨,这里还有一个……好大的一个……东西……”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