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但高速发展、高盈利、高段位的人才积累等等手段,背景是高负债率,高楼大厦说倒塌就倒塌。
顺风仗谁都会打,但红星厂现在唯独不能打败仗,必须一路赢,才能趟过这条别人需要摸着石头才能过去的河。
红星厂为什么发展的快,精准,迅速。
原因很奇葩,说起来都觉得悲哀。
管委会的管理制度下,李怀德的一支笔可以左右红星厂的发展方向。
别看现在每周都要开办公会议,是他不懂相关的业务,也要考虑其他领导的意见和情绪。
真要是遇到人事问题,你看他考虑不考虑。
他在经济上不信任任何人,唯独李学武的利益是跟他捆绑在一起的。
所以李学武不用摸着石头也知道怎么过河,李怀德算是带着红星厂背着他过的河。
现在屁股后头不知道多少惦记他们的人,但凡栽歪一下,都有千万只手推倒他们。
所以,新项目也好,新工业也罢,红星厂就算有钱也不会全部都砸里面了。
一方面是加大未来投资,搞基础建设,搞福利待遇,培养技术工人和先进的人才。
一方面则是引进技术,深挖潜能,同信用社这样的资本或者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
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也拉了更多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上了这艘破船。
这艘船上有实力的人越多,证明红星厂的朋友就越多,风险就无限地降低。
就算船翻了,也有人帮忙掀过来。
你看后世塌房的那些企业家,哪个不是搞着搞着就忘了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肥了。
汽车、船舶、飞机,都是重工业产业,是消耗红星厂产能溢出的重点项目。
也是促使红星厂能够晋级成功,走向集团化的重要产业支撑。
没有强大的重工业生产能力,在这个时代只能算三孙子,连后儿子都算不上。
重工业发展时代,只能以硬实力来说话。
高级轿车、高级轮船、高级飞机,通通不要搞,就搞这个时代有市场的东西。
摩托车、吉普车、渔船……
便宜怎么了?
只要能挣钱,收破烂都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