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则点点头,客气道:“在过去的一年里,红星厂与三禾株式会社合作的很好。”
“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业务有条不紊地推进和发展,这离不开我们双方沟通与交流的功劳,我在这里要代表红星厂。”
她端起了酒杯,敬向了对面,道:“感谢你们再一次的来访,也祝我们的合作,一帆风顺,再创佳绩。”
到底是领导,说起场面话还真是老母猪戴胸罩——一套又一套。
不踩对方道歉的坑,更不直接说三禾株式会社驻京办的事,却已经回答了对方的提问。
这是典型的外事辞令和沟通技巧,浅显地说,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相当放屁。
来的时候在车上李学武就同景玉农提醒过了,千万不要在意日商代表的道歉和鞠躬。
馹本人的道歉不等于认错或者认输,这只是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的一种礼仪。
他们之所以不断地道歉,是为了给对方带来了不好的感受而道歉,不是承认自己错了。
鞠躬也是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只当对方是在点头就好了,千万不要过度地理解和解读。
景玉农当然认可李学武的意见,因为全红星厂都知道,最不把外国人当人的就是他了。
当然了,红星厂现有的全部外商资源都只认他李学武一个人。
这次外商代表二次组团来京,在接受私下的问询时表示最希望见到的人还是李学武。
听着有点贱是吧?
没办法,能准确无误地与他们沟通,充分理解他们要表达的意思和态度的,只有李学武。
一个很年轻,从未走出过内地的青年干部,是最了解他们贸易诉求的人。
这话听起来都觉得诡异,可现实就是如此。
也不是没有外商尝试着与红星厂其他领导沟通,企图蒙混过关,但多以失败告终。
意大利吉利星船舶的安德鲁就找过比较开明和主动的程开元,结果呢?
俩人谈了两次,差点恶心死,彼此厌恶。
“我是没想到会面来的这么快。”
李学武用餐巾擦了擦嘴角,看着对面的三人讲道:“难得来一次京城,该好好转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