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体乾则以刚直著称,在湖广、江西任上,追缴欠粮,颇为得力,这是刘体乾最大的优势。高拱之所以推荐刘体乾,就是因为高拱也看到了现在太仓空虚,由于今年的减免赋税,朝廷的用度肯定会更加困难,这个催征欠粮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刘体乾的强悍作风有利于更好的催征欠粮,保障朝廷的收入。
但是在资历和名声上,刘体乾确实是不如马森的。
朱载坖首先问杨博道:“天官怎么看此事?”
杨博说道:“陛下,臣以为马森、刘体乾皆一时之选,臣惟陛下命!”
虽然杨博也是北方人,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也不敢轻易得罪徐阶,毕竟在现在的朝廷,南方官员势大已经是很长久的事情了,毕竟在科举上,东南确实是占有优势的,更何况杨博还有自己的打算呢。
高拱等人也陈述了自己的意见,高拱主要是认为马森之前没有从事过与财赋有关的工作,南京户部的压力和户部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今岁的财政形势如此严峻,如果不找一个作风强悍的户部尚书,严督地方,催征税粮的话,恐怕朝廷的日子不好过。
朱载坖对此事也确实是很担心,催征是个很要命的问题,但是户部并不是没有严督地方,收效甚微罢了,在马森和刘体乾的问题上,朱载坖决定暂时支持徐阶,一来是现在朱载坖需要徐阶来完成过渡,不能使得朝廷过于动荡,不要过分刺激东南士绅集团,同时朱载坖在户部尚书的事情上对徐阶妥协了,其他的事情上朱载坖就要有所说活才行。
于是朱载坖拍板,马森任户部尚书,刘体乾接任南京户部尚书兼总督粮储,督理浙直粮饷,将大明最重要的催征任务交给了刘体乾,也算是朱载坖对他的考验,一旦刘体乾在这个位置上作出成绩,立马就可以得到提升。
对于这个决定,徐阶和高拱都算满意,徐阶维护了自己的首辅权威,而高拱举荐了刘体乾也正式迈入部堂大员的行列,只要有机会,去掉南京是很简单的事情。
这个时候,杨博说道:“陛下,刘体乾升任南京户部尚书,所空缺的户部左侍郎,应当由何人递补?”
朱载坖当然知道杨博在想什么,随即说道:“天官觉得,现任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王国光如何?”
杨博赶紧说道:“王国光是臣的乡党,臣不当言。”
朱载坖笑着说道:“朕不是问王国光的乡党杨博,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