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骑自行车叫上陶建设,两个人又去下网了。
李建国和梁月梅正在院子里忙活着,满院子都是油炸肉的香气。
或者说,这个时候整个村子的上空弥漫的都是肉香味儿,而且时不时的能听到大人孩子的笑声。
下午李龙开着吉普车过来了。
看到李龙匆匆赶过来,李建国等他下车便问道:
“是苇把子的活下来了?”
“嘿,大哥你猜的真准。”李龙笑着说道,“不过今年苇把子比去年少,一万个。”
“啥意思,以后收的都少了?”
“嗯,我估计再过两年可能就不收了。”李龙给大哥分析着原因,“现在水泥生产的越来越多,有预制板,后面人盖房子都开始用水泥预制板了,那个结实,不用上房泥,房顶上面平还能晒东西……”
“也对。”李建国叹了口气,“唉,以后挣钱的进项又少一个……那抬把子和大扫把……”
“抬把子后面肯定也是越来越少,干不了几年,毕竟以后车越来越多,那抬把子抬不了多少东西,还要占两个人,早晚得淘汰。大扫把因为今年这事,估计还是能干好几年的。”
因为现在大扫把质量的严格控制,导致原来今年要发生的事情,被李龙这只蝴蝶给扇的调整了方向。
所以李龙判断,这大扫把的活只要供销社还在,会一直持续下去。
毕竟只要质量过关,北疆这边不少单位自然希望采购本地的东西,钱转一圈还在自己这边兜里嘛。
就算到时县供销社撤销,不再收购大扫把,那时候李龙完全可以搞个加工厂,自己生产大扫把自己卖。
毕竟市场已经培育起来了,产品不可能卖不出去。四十年后一些市集还能看到卖芨芨大扫把的。
“刚才队长还过来送肉,问这个苇把子的事情,既然现在已经定下来了,那你就给他说一下吧。”李建国手里还拿着筷子弄肉呢,现在事情已经定了那就通知吧。
毕竟队里人现在心也悬着,苇子已经黄了,能打了。这活要不下来,大家也不敢自己干——去年自己干了,结果标准变了,白辛苦一场。
“大哥,我想着今年收苇把子的活交给你。”李龙说道,“反正就一万个苇把子,去年是三毛钱一个收的,今年你就按三毛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