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军队里也不讲官兵,而讲全体指战员。1949年以后部队对官的新说法是部队指挥员,对兵的说法是战士。人们只有在对上级表示愤怒时才使用官这个字:你们当官的如何如何!我们家乡老百姓早在多年前骂那些做事懒懒洋洋的人,会说:你像个官!而现在的情况是老百姓把进入公权部门的人员都称作官。
我们尽可以去批评民间情绪的盲目性,但民间情绪的产生不是没有来由的。如果我们正视民意,就应该认真研究和对待民间情绪。因为它是社会动态的风向标。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用词的变化,从中都可窥见社会心理的微妙状态。我记得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官场上开始叫领导为老板。老板也是一个自1949年就已经死亡的词,因为它指的是私营企业的财产所有人,或旧时候有名望的戏班演员。1949年之后,私有企业主消亡了,而且其政治成分是剥削阶级;演员也叫文艺工作者了。所以,老板这个词不用了。
最近四五年,官场开始叫领导为老大。老大是什么?老大是黑社会头子。老大做得很大了,也被叫做老板。杜月笙被人称作杜老板。戴笠也被人称作戴老板。也就是说,1949年以后,老板和老大的词性色彩都是非常不好的,说白了就是贬义的,甚至是黑色的。目前的官场里老板和老大这两个词,实际上是对官场家长制、一言堂、江湖气和帮派气等特征的描述。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都被人们欣然接受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官和官场这两个词,反映出的是社会对官员及其活动范围的鄙视或不满;而老板和老大这两个词则不同,不光老百姓喜欢把它们挂在嘴边称呼官员,官员自己也乐于别人这么叫他。一方面反映的是百姓对官员的俯首帖耳和羡慕向往。下级叫上级老板和老大,含有下级对上级的顺从、臣服、谄媚的意思。
另一方面反映的是,官员因认同自己的身份而产生的种种优越情绪,如高高在上、沾沾自喜、心安理得、踌躇满志,甚至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和飞扬跋扈。有位省级领导住在长沙某个有名的公务员小区,他告诉我说,从住在里面的官员看,他们的职务越高,则觉悟越低,脾气越大,修养越差,形象越糟。
我们透过官员、官场、老板、老大这四个词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可以印证一个事实,即中国人对官和官场的心态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是对官和官场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对官和官场的艳羡。我这种表述其实是过于简单的,中国人对官和官场的心态复杂得几句话难以说清楚。
一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