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给九族邻里。
王
', ' ')('\n
莽在颁行王田制诏书中,指责买卖奴婢有违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因此规定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这是承认奴婢为人而不是牲畜,在我看来,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人权改革。
然后还有“五均”、“六?”所谓“五均”就是政府对一般商品的物价控制,让百姓均富并防止商人独富。他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官,由原来的令、长兼理,称为“五均司市师”这就跟现代设置“物价局”一个道理,用来平衡市价,防止物价哄抬。“五均司市师”不仅起到了“物价局”的作用,还兼备“银行”、“税务局”的作用。通过“五均司市师”不仅可以办理赊贷,根据具体情况,发放无息赊款或低息贷款,还能征收山泽之税及其他杂税。至于“六?”笼统理解便是“工商局”目的是为了限制富商大贾的投机兼并活动,以保证人民生活生产所需,也是为了增加官府的财政收入。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评判王莽制订的种种条款,我唯有竖起大拇指,发出一声赞叹――这家伙若不是从现代穿越来的,可真是太有才了!
不过,正是因为这套具备现代意识的政策,在施行的同时也替王莽召来了灭顶之灾。
他要真是现代人,就该受教于马列毛邓,学过政治经济学――虽不至于倒背如流,融会贯通,最起码那句经典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应该能耳熟能详吧。
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政治这门必修课是无论怎么讨厌,也躲避不了的。因为印象太深刻,我至今仍清晰的记得考研前夕,为把这些辩证关系背出来,我和俞润两个恨不能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激励发奋。那时候的知识点全靠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一切只为应付考试,考试一完也就立即全丢开了。
想到这里,我长长的叹了口气,王莽要真是穿来的,那他肯定没把政治学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此经典的一句话,竟然彻底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
这个新政无疑触犯了众多地主豪强、公卿诸侯的利益。而且,规定的田税比较高,所以他虽然给了农民田地,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经济困难,土地均分制两面都不讨好,这套改革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完全失效。
之前王莽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而没人反对,其实跟地主、豪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封建主义这个大的生产关系下,得了天下后的新朝正是极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