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 ' ')('\n
我的心沉重一跳。
一刹那,我好像看到了类似蚯蚓的生物从电脑中源源不断地爬出来。
‘你没错,错的是我们。’
教授信上的内容,又一次出现在我脑海。
我平息了下心绪,继续翻看这本古籍的内容,结果再无所获。
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可我仍旧睡意全无。
我又想到了那个之前被我判定成是赝品的王阳明手稿,重新审视着上面内容:
“余自知大限将期,不复言秘恐不得间。然谓之玄亦出奇,料诸生难信。丙寅年中,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圣人之道茫无可入,众说纷扰难会于心,遂求静一,久眠村野。忽中夜,入异梦,闻圣贤授业,见庙堂兴衰,观百姓疾苦,识外民甚众,历人世沧桑。荣其道,耻其漏,过尽生灭,须臾转醒。复数日皆思此梦,更以为实,恍若有悟,体验探求,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圣人之道坦如大路。此之谓“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虽荒唐诡谲,盖非欺也,待后世同道者察。——王守仁,壬寅年庚戌月,于赣州书。”
送葬
天已经亮透了,屋子里沉寂寂的,倒是胡同外面卖咸橄榄、豆浆油条的小贩,敲着铜碟的吆喝声,一阵阵送来。
一夜无眠,可那页王阳明的手稿,却一直在我的脑袋里盘旋着。
手稿里描述的是,王阳明认为自己在被贬官到贵州龙场时,之所以能够悟道,是跟他做了一场梦有关,是那场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这篇手稿,我之前就研究过好几天,我一直认为它是假的,因为文章上落款处的时间,是在王阳明去世之前的两个月左右,这文章内容本身又是描述了王阳明对自己龙场悟道的解释,如果是真的话,是无论如何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但我之前翻遍历史,却都没有找到这篇文章的出处。
可是,这么明显是赝品的文章,爷爷又为何要把它收藏的那么隐蔽呢?
忽然,文章左侧空白区的那个题词引起了我的注意:此文至诚也——任坤。
洪秀全也认为这文章是真的……
这个题词,我之前考究过,是洪秀全的题词,任坤是洪秀全早年的名字。
对洪秀全这个人,我还是有些了解的,他是清末历史上的一个神棍,早年走科举路途没走通,一直抑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