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此考生考卷首篇末尾“休哉”二字,却觉得异常扎眼,俞慎言怀疑是不是一种?巧合,这样语气词在文章中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他将此篇文章留下再观察。
再两?日,第一场考卷全部阅览结束,再未有出现首篇末尾有“休哉”关节字眼的考卷。
第二场、第三场皆未出现,这由不得俞慎言不去怀疑,给自己送关节字眼的就是这位考生。
三场考卷全部阅览完毕,搜落卷结束,从中选拔出了二百二十人,俞慎言和王评事按照文章高低定下名次。那篇“休哉卷”和另一份编号“寒字第十六”的考卷力压众考卷,彼此不分伯仲,难分高下。俞慎言请诸位考官一同来?评定,众考官各有见解,亦是难分高低,再次将难题抛给他这个主考官。
俞慎言再次看?着两?份考卷的文章,恍然间明白了,此考生送关节字眼的目的,不是为?了贿赂他让自己登榜,而是为?了秋闱第一解元的名声。
解元与亚元,虽然只?有一个名次之差,却是独占鳌头与屈居他人之下之别,世人谈论?起来?,多称赞解元,亚元逊色太多,甚至成为?无名之人。
四千两?,或许后面还有几千两答谢,用巨额之财和舞弊风险,就为?了这个解元名头。此人文章锦绣、才学出众,但是将名声看?得太重。
俞慎言再次想起高明进,他的虚伪与贪婪又岂不是和贪图名利有关?此考生将来?入仕,是不是也会如此?
一个蠢笨之人为?恶,会害了自己和身边亲人,一个精明为?官之人行恶,会危害朝廷和天下百姓。朝廷要储备的亦是德才?兼备之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