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榜首的攻击性词条,此刻正蜷缩在联想词末尾。她甚至得再输入几个字母,才能看到它的影子。
热度最高的帖子仍在,但转发数永远停在了4千左右,点赞量像卡住的进度条。私信列表里,未读消息归零的界面干净得刺眼。举报中心整页的&ot;已处理&ot;提示闪着不真实的绿光,处理速度比她提交时的自动回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只是没有新的恶评,甚至连原本充斥着她评论区的污蔑和冷嘲热讽,也像是被什么东西从水底拖住了一样,变得迟缓、模糊,如同被潮水冲上岸的死鱼,翻着苍白的肚皮。连曾经发过相关视频的营销号,也有部分将她的澄清视频做成了解说,甚至连标题都换成了‘事情反转?’‘让子弹飞一会儿’之类的句式,像是在刻意淡化最初的攻击。视频下的评论区也变得诡异地整齐,最早那些煽风点火的账号仿佛集体噤声,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冷静分析的发言,有人开始为她喊冤,也有人说着些:“一早就觉得这是场猎巫”的话。
她刷到一个几天前还在咬着她不放的账号,此刻改口称‘我们只是吃瓜,不该站队太快’。再往前翻,那些曾经用尽恶意的评论,有些已经消失了,有些则改成了意味不明的省略号,像是刚从血迹上擦去指纹的凶器。
她盯着屏幕,眼睛酸涩得厉害。
有人先一步替她做了决定。
胃部突然抽搐,这个认知比看到谩骂时更令人窒息,此刻的举报页面像被篡改的游戏程序。那些需要反复拉扯的流程突然变成自动通关模式。指节抵住突突跳动的太阳穴。这不是她熟悉的流程,在她前二十多年的经历里,她那朴实的刻板印象被无数次强化过:普通人维权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佝偻着背,在流程迷宫里反复碰壁,直到锐气磨成合规的钝角。
当手机疯狂震动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正在屏住呼吸。这大概是被网暴训练出的应激反应:每次接客服电话前做深呼吸,直到她的手不再发软。但这次听筒里传来的不是机械的推诿,而是完美复刻的致歉模板:“姜小姐,您好,我们是平台安全管理团队的工作人员。”
电话那头的声音礼貌、疏离,带着精确的职业腔调:“关于您的举报,我们已全部受理。我们非常重视您的诉求,同时也深感抱歉,给您带来了困扰。”
她握着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无意识地收紧,手机贴在耳边,她能感觉到自己的颈侧开始发热,而掌心却仍是冰冷的。电话那头的人耐心地等了一会儿,继续补充道:“平台对于您的情况十分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