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时间生长,只砍不种会导致未来人无木可用,这也是我们现在不提倡明火的一大原因。】姜叶道。
“后世居然没木可用了。”诸朝古人们还是第一次知道后世资源匮乏。
在这之前,从后世人不缺衣物他们就能看出后世比他们富足,他们还以为后世各方面都会强于他们,却没想到并不是这样。
不过也是,他们是他们的后人,现在他们要是把树砍光,后世怎么可能还有树,到时候只怕现种都来不及。
“要不咱们以后少砍点树?”有人试着提议。
“不砍树咱们日子怎么过?咱们要做的应该是多种树,只有这样,咱们和后世人都能好。”又有人道。
“陛下,咱们朝廷要不要带头种树?”长孙无忌等贞观朝臣提议道。
天幕面向天下人,想必到时一定有少砍树和种树的人,可是民间力量和朝廷没法比。
“下令吧,以后尽量多种树,咱们现在的树比之秦汉时期就少了许多,可朕没想到后世居然到了没树可用的地步。”李世民叹息,后世林木情况越发严重。
所以就算后世不再是唐朝,他也想做点事情。
诸如李世民这类有责任心的明君,或多或少都下令,让人多种树。
嬴政和刘彻也发出政令,虽然他们不算大众意义上的明君,可他们知道自己身为帝王的责任,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知道肯定得做点什么。
相比之下,昏君有的根本没看到危机,如秦二世胡亥之流,“不是说后世才林木匮乏吗,我们林木现在又不匮乏,未来距离我们还远得很呢,操什么心。”
而有的就算知道问题严重性也没想改变,如隋末隋炀帝杨广冷笑,“未来江山易主,朕凭什么为后来人做嫁衣!”
下令多种树的嬴政和杨坚丝毫不知道自己儿子态度,他们还想着这样做,能让自己的大秦/大隋更稳固。
而诸朝百姓们对于朝廷这项政令接受良好,毕竟这能惠及他们古人。
至于没有这项政令的朝代,只能依靠民间力量。
【理完古人们如何保暖的,我们就能看出棉花的优点,比起木棉、芦花、柳絮来,棉花更厚实保暖;比起皮毛来,棉花更易获得和轻便;还有炭火等工具,棉花更便捷和安全。】
就像汤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