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宽广的海滩,和那边正在登陆的大小船只:“隔壁第三大队,会在我们左边列阵,但我现在也不清楚他们具体准备前进到哪里。你这队都是老兵,就给你们重一点的任务吧。我把第五百人队和辅助兵队都给你,从敌人驻守的那个小山包,到第三大队侧翼,你们看情况,自行布防。能做到么?”
“没问题!”郭贤良也信心十足地回答:“辅兵队大哥您自己留着吧,我们用不上这么多人的。而且他们训练水平太差,让他们专门负责一段,我怕他们直接漏人,把我们侧翼暴露出去了;不让他们负责吧,放后面也没啥用。不如留这儿,帮您搬东西吧。”
“……行吧。”郭康也不浪费时间,直接点点头:“那就这样办,你去吧。”
“是,大哥!”
“我都说了……”郭康一脸无语,不过郭贤良比小胖子王鸿儒跑得还快,一溜烟就没影了。郭康只好把话憋回去,等下次再说吧。
郭康的手下,第三、四、五三个百人队,都是罗斯新兵组成的。不过其中第三队里,有卢卡斯队长为首的一批老兵。他们之前是西北前线的辅助军,被郭康的堂叔郭昭文推荐过来的。所以虽然在正规军里的服役时间不长,也是纸面“新兵”,但其实已经很有经验了。
早在郭老丞相的时候,紫帐汗国就吸取古代的教训,总结了一套如何吸纳人才的经验。和中原不同,在这边,“罗马人”其实是个洋葱一般的概念。如果细分的话,罗马人其实有各种不同的来源,有些新一些,有些古老一些。但如果不断往里扒,会发现这个洋葱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大核心——哪怕罗马建城的时候,也是一大堆来路不明的拉丁人、萨宾人、伊特鲁里亚人混出来的。
而到现在,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不管希腊人、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乃至亚美尼亚人和各种斯拉夫人,理论上都可以是很“正统”的罗马人,以至于大家都没法确定,罗马语言到底是什么。所以,不接纳外来者,是不可能的。
郭老丞相认为,古罗马出现问题,不是因为吸收蛮族,而是因为吸收的方式出问题了。那时候的罗马人,和希腊、埃及这些文明相比,本身都不太行。和当年秦国一样,文化水平很一般,甚至被人当做半个蛮夷。
因此,罗马人需要大量借鉴别人的文化,而且做的还不如秦国:在消化的过程中,他们也吸收了大量糟粕,而且始终没能清理好。古人说,“辽以释废,金以儒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