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让人一低头就能看见。
左时寒抽出的就是一张剧目表。
陆窕凑过去看:“……咦,今天就晚上一出戏啊。”
她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好像这个时候剧院依旧不太请外面的剧团来演出,大多时候就是自己戏班的人唱戏。绍县的老人对沈家的戏班熟悉点,自己的戏班也能剩下不少额外的支出。”
而白天基本是不唱戏的,绍县人听戏喜欢在晚上,白天唱了也没人听。
左时寒把剧目表放下后,又去看其他的东西。
看后台的杂物,这里显然也经常用于演出。打开柜子,能看见不少唱黄梅戏的戏服和头面,只是和传统戏服都有些区别。
陆窕说:“在戏剧厅唱的基本是改变后的新戏,传统剧目还是去戏台唱。”
早年三厅常被闲置,现在戏台无人问津,陆窕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唏嘘。
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她因年幼不曾留下多少记忆便这般感慨,表姐看见这些熟悉的人与物时,又是作何感想呢?
“陆姑娘,”左时寒问,“当年戏班是为什么解散的?”
陆窕眉皱起来,抓了抓头发:“我那时候年纪太小,也没留下啥印象,大多事情还是听别人说的,要是有错你别怪我啊。”
左时寒点头。
“对外的说法一般是戏班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反正就是没钱办下去啦。倒也不能说这不是原因,但应该不是唯一的原因,那会儿戏班应该还能多撑几年的。”陆窕叹了口气,“戏班解散的导.火.索,其实就是班里的一个人。”
第16章 蛛丝马迹
戏班解散那会儿,陆窕还没有上小学,但是因为已经上了幼儿园,她不像以前那样成天待在老剧院,而是和父母住在一起。
那个年纪的小孩子很难记住事,戏班解散的过程,陆窕大多是从母亲那里听到的。
“最早提出要解散戏班的应该是李哥。”陆窕回忆了一会儿,说道,“李哥就是剧院里头烧饭的李阿姨的儿子,一般唱的花脸。现在物价连年上涨的事儿你应该也是知道的,什么东西都贵了,戏班却越做越差,工资怎么也上不去,李哥觉得这年头唱戏没盼头,就想要去干别的。”
左时寒保持沉默。
他对阳间的物价一点也不清楚,只知道冥币面额越来越诡异,无常界通货膨胀相当严重,掌管财务的鬼仙操碎了心。
“有这样心思的人不止李哥一个,就是没他强烈,也没他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