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时不时往铺子外面看,一看见秋华年,立即丢下手里切豆腐的木刀迎了出来。
“华哥儿你可算来了,快给我看看糖!”
“你倒是信我。”秋华年噗嗤笑道,“就不怕我没做出来?”
孟圆菱不笨,拉着秋华年的胳膊道,“你真没做出来,今天就不会来了,快别卖关子了,让我看看。”
“我昨天回家说我在杜家村认了一个能用高粱做糖的朋友,他们都不信笑话我呢!”
孟圆菱拉着秋华年走进收拾得干净整齐的豆腐坊,整个清福镇只有这么一家豆腐坊,开了几十年口碑良好,除了镇上的人,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买豆腐也都从这里买。
中午时分,铺子里站着五六个等着买豆腐的人,这些人都是熟客,算是看着孟圆菱长大的,听见孟圆菱的话后纷纷看向他们。
见孟圆菱拉着一个年岁不大容貌清丽的小哥儿后,几人都笑了起来。
“菱哥儿,怪不得他们笑你,高粱做糖的事儿也就你们小孩会信了。”
孟圆菱不服气地鼓了鼓腮帮子,“我不是小孩了!如果是真的,你们一人买一个糖怎么样?”
有闲钱买豆腐的人都不差几文钱,他们本就是没有恶意逗孟圆菱玩的,想到麦芽糖一棍三文钱,这个高粱做的糖真的有也贵不到哪里去,都答应下来。
“好好好,你让你朋友把糖拿出来,我们就买。”
作者有话说:
太多人说定价问题了,我索性详细解释一下(头秃)——
主角定价低的四个原因:1.成本更低;2.附近消费水平太低,他没交通工具走不远,贵了没人买;3.急着赚快钱;4.知道族长和杜氏一族能提供一定的保护
以下是具体论述QAQ——
【关于物价和成本】所有物价都是我查古代文献资料查出来的,以明清为主,找不到明清的参考了一点宋朝的(古代很多东西的物价高低,因为种种原因的影响,和现代相差很大。)
高粱饴利润率是列了术式后计算器算出来的,我保证都是相对严谨的。
(高粱的价格,甜菜根的价格,骡子的干活速度和小时价格,做一条糖需要的具体原料斤数和折损率,文里都有写清楚,可以自己算一算成本,再看看定价合不合理)
【关于和白糖比价】主角做的高粱饴只是用了未改良的甜菜根,只有一点甜味,好吃是有口感和清香加成,无论如何都不能和真正的白糖比价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