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6日。”
姜今夏心中暗自惊叹,接连问了几道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冷战时期的战役时间?。
徐淮风都?不假思索,条理清晰地回答出来,
姜今夏一边听他?的回答,一边被?他?对掌握知识的深度所折服,最后憋住一个字:牛。
不过徐淮风要是瞎说,她也不会知道的。
毕竟她的历史真的很?烂。
徐淮风轻描淡写说了一些事?。
那个晚上,姜今夏才?得知,徐淮风对摄影和历史的热爱并非如她所想的那般纯粹。
不能学医后,他?偶然接触到了摄影。
那时的他?并不懂什么是光影,什么是构图,只是试图通过镜头捕捉一丝真实,寻找自己未曾拥有的某种情感?寄托。
后来又受到姑姑的影响,在决定成为战地记者后开始大?量阅读历史,尤其是动荡地区的历史。
可是后来,这条“替代”的道路逐渐成为他?的热爱。
他?不再只是为了战地记者的梦想而拿起相机,慢慢地学会享受每一帧画面?的构图与光影。
也不再只是为了任务而读历史,而是在文字中找到了真正的兴趣。
上大?学后,有位老?师和徐淮风的关系很?好,那位老?师也擅长摄影,有时会让他?报名大?学生摄影大?赛。
或许真的是天赋使?然,或许也带着几分运气的成分。
他?的作品在各种摄影比赛中脱颖而出,屡屡获奖。
摄影界的评委们?称赞他?“天赋异禀”,认为他?有一种对光影的敏锐直觉。
徐淮风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拍摄人物?。
但他?的作品不能打动人心。
评委们?的点评一针见血,指出他?拍摄的人像“缺少情感?共鸣,似乎只是冷静地记录,没有将人物?的内心传达出来。”
姜今夏一直认真地听着徐淮风讲话,听到这里?,她摇了摇头,反驳道:“徐淮风,不对…”
有一次她无意地走?进了别墅二楼的一个小房间?。
房间?里?没有开灯,但透过窗外射入的微弱光线,她看到了墙上贴满了照片。
那些照片里的主角,竟然都?是她自己。
姜今夏忍不住走近,逐一细看那些照片。
她在体育课上打太极、在食堂里?低头吃饭、在图书馆埋头读书,甚至有几张是在她小憩时拍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